揭秘蔣介石因何用“打仗不行”來羞辱孫立人將軍
古人有所謂“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之說,統(tǒng)治者無論到什么地方,一般都是由兩個史官陪伴著,一言一行,均記錄在案,成為后來史家的重要佐證。以上世紀50年代發(fā)生在臺灣的孫立人“兵變”一案來說,前幾年,隨著電視劇《中國遠征軍》的播映,遠征軍著名將領(lǐng)孫立人(1900-1990)也受到觀眾的關(guān)注。他前半生傳奇的軍事生涯、后半生坎坷的幽禁歲月,也被逐漸公開。1955年6月24日,蔣介石突然免去了孫立人國民黨軍隊“陸軍總司令”職務(wù),將其改任“總統(tǒng)府參軍長”,隨之又將孫秘密拘捕。
8月20日,孫立人“兵變”事件公開化。當天政府以“縱容”部屬武裝叛亂,“窩藏共匪”,“密謀犯上”等罪名,革除他總統(tǒng)府參軍長職務(wù)。事后,孫被“長期拘禁”在臺中市向上路寓所,直到1988年1月蔣經(jīng)國病逝后,才解除對孫長達33年的“監(jiān)護”。蔣介石生前,曾先后四次擬定了對孫處置的具體辦法,最終以“不殺、不審、不問、不判、不抓、不關(guān)、不放”原則處理,也讓這一歷史事件直到今天仍成為一個謎團。但這一事件,對國民黨政權(quán)以及蔣家父子的形象損害至深,成為一個沉重的歷史負擔。
近讀《二戰(zhàn)名將孫立人紀念文集》,內(nèi)中收有“一代戰(zhàn)神犯梟雄猛虎硬被說成犬”一文,署名鄭錦玉。經(jīng)查,作者原是當年孫家的水電工,于1982年移居美國,現(xiàn)為美國崇德儒學會會長。鄭錦玉一生致力于“孫案”相關(guān)材料的收集整理與冤獄的昭雪平反,曾于1985年攜《陳情書》回臺,懇請蔣經(jīng)國以大局為重,了斷“孫案”。可回臺時剛?cè)胫姓龣C場,東西即被查沒,還被審訊24小時,責令不得泄露“孫案”內(nèi)容一個字,并禁止其日后回臺。作者記述,在1969年陰歷10月孫立人七十生辰祝壽那天,孫立人曾向他透露過與蔣介石最后一次見面的談話秘辛,時間是1955年5月28日,距離孫立人被罷職不足一月時間。
蔣召見孫時首先問道:“你近期看什么經(jīng)書?”孫回答:“看《南宋興衰史》和《曾國藩家書》。”蔣說:“那好!”隨即面露不悅,語無倫次地說:“你對于訓練部隊很好,不過打仗不行。你為什么要和胡適、葉公超等政客來往?又和美國軍政界人士交往?美國新總統(tǒng)當選人艾森豪威爾為什么要邀請你參加他的就職典禮,而不邀請我呢?你不要自以為很聰明,你再聰明也難逃出我的手掌心(孫敘述時還伸出自己的手掌示意)。現(xiàn)在我要把你孤立起來。”孫則理直氣壯地回敬說:“我一生只知道忠君為國和愛民如子。我最討厭政治,更不會使用政治手段來加害于人。……”此時場面空氣緊張尬尷,蔣介石惱羞成怒,逐退了孫立人,自此二人再沒見過面。作為軍人,孫立人忿忿地對鄭錦玉說,他怎么會用“打仗不行”這種話來羞辱我呢?
鄭錦玉分析孫案前因后果,得出的結(jié)論認為,作為清華精英、美國“南方西點”之稱弗吉尼亞軍校畢業(yè)的抗日名將、史迪威眼中的頂尖人才,孫立人的聲望功高震主,足以讓氣量偏狹的蔣介石猜忌恐懼,嫉賢妒能。作者說,在英、美、日國家的軍政領(lǐng)袖和嚴格的史學家筆下,蔣介石才是一個既不能指揮、也不會打仗的大軍閥。與馮玉祥、閻錫山的中原大戰(zhàn),靠的是收買與分化;五次圍剿中共,徒勞無功;對日抗戰(zhàn),每次由他指揮的主力軍,都被敵人圍攻殲滅,束手無策;國共內(nèi)戰(zhàn),更是棄甲曳兵,一敗涂地。以這樣的“資歷”,竟然批評孫立人“打仗不行”,天何言哉!天何言哉!不過,孫立人辭世后,陳香梅的一篇悼念文章倒是中肯,文中說:“孫立人是代表中國近代史的一個悲劇人物,也是中國在外力影響下權(quán)力斗爭中的—名犧牲者。在任何的政治、軍事場合中,過于天真、過于感情用事、過于傲骨是無法一展長才的,古今中外皆然,而中國尤為顯著。”
相關(guān)文章
推薦閱讀
- 1戰(zhàn)神薛岳 未經(jīng)批準竟敢調(diào)動蔣介石的10萬大軍
- 2“戰(zhàn)神”薛岳的哪一舉動險些改寫了中國近代史
- 3抗日戰(zhàn)爭史上“戰(zhàn)神”薛岳殲滅了多少日軍
- 4抗日戰(zhàn)爭后蔣介石為何棄用“戰(zhàn)神”薛岳?
- 5解讀第三次長沙會戰(zhàn) 薛岳將軍為何選長沙為戰(zhàn)場
- 6名師出高徒 曠世奇才蔣百里對戰(zhàn)神薛岳面授機宜
- 7丟人的勝利者!何應(yīng)欽接降書腰彎得比日本人還低
- 8張自忠武德感動日軍 為免傷其遺骸停止空襲一天
- 9抗日戰(zhàn)爭史上是誰逼死了抗戰(zhàn)英雄張自忠?
- 10張自忠 二戰(zhàn)時期反法西斯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l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