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15萬被5萬日軍破城 南京保衛戰為何屢戰屢敗
中國歷史烽煙繚繞,自鴉片戰爭后,九州大地,一直沒得到過安寧。在清王朝倒臺,國民政府執政后,經歷了一番番的斗爭和革命,民主和憲政的呼吁,在國民政府中始終沒有揭開帷幕,接下來就是蔣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國共兩黨之爭,使兩位雄立于中國大地的兄弟,成了一對互不相容的仇家。內戰的戰火燃起,然而帝國主義侵略的魔手依然在背后伸來。1937年,“七七四變”之后,日本侵略者狂言:三個月內消滅中國。隨著日軍南下,南京政府察覺到了危急,蔣介石聽取了薛岳的意見,毅然決定保衛首都南京。然而,南京終于沒有守住, 于是,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南京大屠殺。事實上,國民黨軍隊在渡江逃亡過程中,也幾乎成了日本侵略軍飛機、大炮下的活靶子。
試想,以國民黨的幾十萬軍隊,對付日寇幾萬人的軍隊,為什么還會戰敗呢?
作為國民黨首都的南京,其初蔣介石也曾經的考慮到撤退,以保全軍隊力量,但是在將軍薛岳的一再請求下,蔣介石還是決定保衛南京,背水一戰。王耀武曾經分析當時的形式,認為還是撤退為好,因為當時蔣介石的部隊,沒有力量與日軍抗衡。那么憑什么中國軍隊借著天時地利,卻如此被動只能向后方撤退呢?我想原因如下:
一、內戰內耗。蔣介石也是一位只會抓搶桿子,而不懂建設國家的人。國民黨既然已經建國,就要考慮鞏固政權,而不是分裂政府。正如今天的馬英九所說“兩黨誰都不可能吃掉誰”一樣,蔣介石沒有看到這一點。兩黨之間可以有政見的不同,但不是天生的仇敵。作為已經擁有國家權力的領導人,蔣介石完全可以遵照孫中山的遺志,修改憲法、組織國會,完備憲政,同時接受共產黨的意見,好好地建設這個國家。然而,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使兩黨分裂,毛澤東領導了秋收起義,紅軍井崗山會師,進行了兩萬五千里長征。可以這樣說,蔣介石如果不跟共產黨反目,不至于使共產黨拉起了自己的隊伍單干,自然內戰是無法打起來的。內戰產生了內耗,兩黨之爭使國家建設荒芫,軍隊長期處于疲憊狀態,武器裝備落后,科技發展停滯,經濟蕭條,以至于軍心渙散,這其實都是內耗的結果。
二、蔣介石在日本侵華之后,曾經幻想期望國際法庭調停,從而貽誤了戰機。
三、武器裝備不足以與日軍抗衡。日軍使用了先進的軍事武器,據說70%都是美國制造的鋼槍、飛機大炮,可謂海陸空齊集,同時日軍還使用了細菌戰術、生化武器等等。相對于日本,國民黨軍隊除了長槍以外,“只有58師一個炮兵營,編制六門克魯伯山炮,這六門山炮竟然還是前清遺產,炮身‘大清光緒年間’字樣和圓形的祥龍標記。”——鐘子麟:《蔣介石王牌悍將張靈甫傳》)。悲哀啊!從清末到民國,從袁世凱倒臺,到孫中國二次革命,蔣介石接過大任,建國后雖然政局不穩,不僅沒有考慮到軍隊建設,同時忽略了武器裝備的建設,如此落后的武器,最多足以打內戰,然而,在侵略軍的先進武器面前,也只能望洋興嘆了。以至忍看中國軍隊和中國老百姓,血流成河。滄桑的中國,不僅被日軍殺害了無數條人命,同時連老百姓家里的僅有的財物都被搜刮貽盡,試想,中國如何不窮困——僅清政府賣國,就賠了人家不知多少億兩的白銀了啊!不知還有哪位朋友稱贊蔣介石為民族英雄呢?
四、防御工事是豆腐渣工程。不能不說蔣介石的軍隊,內部正在延續著滿清時代的腐敗。根治腐敗正是國民政府忽略的重要事實。腐敗不僅是滿清政府的問題,是每朝每代直至今天都無法根治的問題。保衛南京的重任,那時,不偏不倚地落到了國民黨第51師的肩上。被派往淳化的國民黨軍隊到了陣地上大失所望。淳化一帶的防御陣地,并不是他們想象中的堅不可摧的工程,而是一個破爛不堪,布局設計極不合理的爛攤子。“機槍掩體互相距離甚遠,射擊孔大而無法具有隱蔽性,工事偷工減料,有的簡直只是敷衍的土堆。”——鐘子麟:《蔣介石王牌悍將張靈甫傳》)。
看來,豆腐渣工程并不只在今天的中國具有,國民黨時期也是這樣。大概中國的特色就是財富于人命,責任感和自信心全無的民族。難怪日本鬼子欺負我們中國人,我們確實需要好好讀一讀柏楊先生所著《丑陋的中國人》。
五、軍隊戰斗力不均衡。南京保衛戰中,國民黨傷亡慘重,張靈甫身負重傷,同時還有不少團長、連長等軍官犧牲在戰場上。然而,相對于瘋狂的侵略隊,卻仍然有不少薄弱環節。當張靈甫305團拼命苦戰,成為中華門前一道堅強屏障時,守衛雨花臺的第88軍卻遭敵軍突破,戰況自不用說……倘若全軍官兵都有張靈甫決一死戰的決心,戰局更不用說。當然,飛機大炮下的國民黨軍隊,的確是在用自己的血肉長城與日本侵略軍拼死搏斗,但也不乏茍且偷生的人,以至于無法做到眾志成城。
六、部隊修養生息不夠。在內戰中內耗之后的國民黨隊,只經過了短暫的休整便投入淞滬戰斗,而張靈甫所帶領的305團從淞滬戰場回來后,緊接著便投入了南京保衛戰。部隊傷亡慘重,來不補充人員,便被緊急調往前線。不能不說,戰爭是節節敗退。淞滬戰役的潰敗,決定了南京保衛戰的失敗。悲哉!壯哉!
落后就要被挨打,國弱就會被欺辱,歷史的教訓歷因在目,然而國共兩黨的對峙依然鐵一般地盤踞著。中國人總是說“寬容為天”,然而對于自家兄弟都不言手足之情,又何談什么胸懷博大呢?看來,中國不是因為貧窮而挨打,而是因為中國人互不相容而變得病弱。正如一句話說的那樣:中國人,一個人是一條龍,十個人是一條蟲。試想,如果我們將這種病態的民族劣根性源源不斷地延續下去,侵略者不欺辱我們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