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之展中國軍魂 四五個軍人將敵軍嚇退!
雄赳赳 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上個世紀50年代初,在朝鮮半島上爆發了著名的抗美援朝戰役,1950年的10月份,彭德華將軍帶領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奉命前往朝鮮參加作戰,與朝鮮軍民一同抵抗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進攻。
在這場戰役之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半島上英勇作戰,讓裝備武器占絕對優勢的聯合國軍沒有占到一絲便宜。不僅援助朝鮮軍民成功抵抗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進攻,而且對保衛新中國的安全立下了汗馬功勞。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數十年的國內抗戰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以解放軍為底子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更是十分擅長近戰與夜戰戰術,面對武器裝備優于我軍的敵人,我們并沒有表現出絲毫的膽怯,相反,我軍采取的靈活多變、神出鬼沒的戰術往往讓敵軍摸不著頭腦。
例如,我軍在朝作戰期間,曾經靠著四五個軍人悄悄潛入敵軍前哨地帶,突然間吹響沖鋒號,就能把敵軍的哨兵嚇退到碉堡之內。在對抗聯合國軍的進攻時,裝備不精的志愿軍甚至需要用軀干充當防火板,以此取得戰爭的有利局勢,為最后的勝利奠定基礎。雖然我軍的裝備落后、后勤供應短缺,但永不退卻,英勇抗擊敵人!
經過將近三年的艱苦作戰,1953年7月27日,參戰雙方代表在板門店簽署停火協定,而聯合國軍司令克拉克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美國沒有取勝的條約上簽字的將軍。朝鮮戰爭宣告結束!戰后,中國官方權威統計發布了我軍的戰斗傷亡數目,一是1953年8月15日志愿軍作戰處統計作戰減員數量,其中陣亡數量115786人,戰傷221264人,失蹤、被俘或者投降的29095人,共計366145人;二是1953年9月8日軍委作戰部關于志愿軍非作戰減員的統計,總數達到556146人,在這55多萬的人員中,最后有173405人歸隊,實際非作戰減員為382741人。
在這場戰爭中,有無數英烈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但他們的表現和犧牲成功的保衛了新中國的安全,也極大地提升了我軍在國際上的地位,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是對中國軍魂的深刻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