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抗戰老兵講述養生三絕招 快走深蹲響鞭
鐘飛,江蘇泗洪縣人,1920年2月出生,1935年入伍,現為河南省軍區平頂山軍分區干休所離休干部。先后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榮獲朝鮮國家獨立功勛章、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全國老有所為精英獎。今年9月3日,受邀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踏著2015年冬天的第一場大雪,記者走進河南省軍區平頂山軍分區干休所離休干部鐘飛老人的家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客廳里掛著的這幅字畫《寬心謠》。精神矍鑠的鐘老說他最喜歡這首歌謠,現場給記者背了起來。
攀談期間,記者驚奇地發現,今年96歲的鐘老步伐穩健、聲音洪亮,腰不彎、背不駝,眼不花、耳不聾。鐘老的大女兒鐘繼紅告訴記者:“我爸這輩子就靠老‘三樣’健身養生,天天雷打不動。”據她介紹,鐘老愛好運動,每天早上6點半準時出門到一公里外的湛河堤上晨練,主要是進行快步走、做深蹲、打響鞭。
次日清晨,記者決定陪鐘老晨練,一探他的養生秘訣。
快步走,走到細汗微出。早上6點半,天還沒亮,記者跟隨鐘老來到河堤上快步走。只見他抬頭挺胸、雙臂甩開,不僅步幅大,步頻也快,粗略一算,一分鐘大概能走100多步。走了10多分鐘,見記者跟得有些吃力,鐘老回憶說:“在戰爭年代,急行軍是家常便飯。1944年秋天的刁山阻擊戰,我們部隊帶著裝備,4個多小時就走了50多公里?!辩娎辖榻B說,快步走是一種非常簡便的運動方式,每天保持30分鐘走3公里,走的時候要動用全身力量,走到渾身微微出汗效果最好。不論刮風下雨,他的運動規律從未改變。走完3公里,鐘老的臉上細汗微出,記者卻已滿頭大汗,他哈哈大笑,說:“小伙子,你要是打仗肯定掉隊,趁年輕得加強鍛煉??!”
做深蹲,簡單更須堅持。“身子走熱、走開后,可以選擇做一些其他動作?!辩娎险f著來到河堤邊的鐵欄桿處,雙手握住兩根豎欄桿,雙腳蹬在下邊的橫欄上,做起了深蹲。記者發現,他手握腳蹬處鐵桿上的油漆早已磨掉,露出锃亮的金屬色。鐘老說,他堅持在這個固定位置做深蹲已經有20多年,每天都要做五六十下,累了就休息一會兒,緩緩勁,接著再做。做完后,他愉快地告訴記者,人一過八十,關節就容易疼痛、變形、腫脹,晨起僵硬,活動時“咔咔”響。深蹲運動看似簡單,但對腿部關節益處非常大,能夠增加關節滑液,減少關節磨損,預防關節老化和骨質增生。但是,剛練習時,要循序漸進,不能一次做太多。更要避免一起床就深蹲,最好等關節活動開以后再做,以免造成軟組織損傷和肌肉拉傷。
打響鞭,重在練習臂力。隨著天色逐漸明亮,河堤上鍛煉的人們多了起來。這時隱約聽到遠處一些“啪啪”的聲音。鐘老笑著說:“打響鞭的聲音!”鐘老說,近幾年他喜歡上打響鞭,這項運動對肩膀和頸椎都有好處。打響鞭最重要的是要打好基礎,揮臂時要運用腰部力量帶動身體旋轉,讓鞭柄、鞭子與胳膊在一條線上,逐漸加快速度,到達最高點之后,靠手掌翻轉、手指撥動,讓鞭子在頭頂水平旋轉。來到一塊草坪上,記者看到有五六個人在揮鞭子,鞭子長的短的輕的重的都有。鐘老一看來了興致,借來一根甩開了。記者見他彎腰、轉身、揮臂、反抽發力,整個動作一氣呵成,鞭子噼啪作響。10多分鐘過后,鐘老已是大汗淋漓,當別人認出他就是參加9·3閱兵的抗戰老兵鐘飛時,都連夸他身體好,活脫一個“運動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