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館之戰的結局 北宋此戰賠光了軍事力量?
2017-04-28 21:34:2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君子館之戰發生于986年(遼統和四年,宋雍熙三年)冬,在宋遼戰爭中遼軍攻宋瀛州(治今河北河間),于君子館(今河北河間西北)大敗宋軍的一次作
君子館之戰發生于986年(遼統和四年,宋雍熙三年)冬,在宋遼戰爭中遼軍攻宋瀛州(治今河北河間),于君子館(今河北河間西北)大敗宋軍的一次作戰。宋軍在天凍無法使用弓箭的情況下被遼軍擊敗,劉廷讓的部隊“全軍皆沒,死者數萬人”,宋軍河北防線遭到重創。
遼軍雖然取勝,卻也損失不小,國舅詳穩撻烈哥、宮使蕭打里兩員大將戰死,足見戰事的慘烈。不過遼軍仍然乘勝擴大戰果。君子館之戰使河北宋軍完全喪失了斗志,而用未習戰斗之鄉民守御。遼軍分兵前來略地,如入無人之境,先后攻陷邢、深、祁等州,最遠的甚至攻破了德州。博州監軍馬知節初聞劉廷讓之敗,料定遼軍會深入,于是完善城壘,集合丁壯,準備器械糧草,十五日就緒,當時官民都對他興役很不高興,等到遼軍真的來到博州城下,見城中有備,便放棄攻打,眾人才嘆服馬知節未雨綢繆。到了次年正月初,遼軍又連破束城、文安,縱兵殺掠,而后才班師。
君子館之戰是宋遼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它與岐溝關之戰一道成為北宋對遼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御的分水嶺。君子館慘敗,使北宋立國之初所培植的禁軍精銳喪失殆盡,也讓一心要廓清北患的宋太宗差點蝕光了本錢,從此不敢再奢望收復燕云,轉而在河北構筑以定州、真定、河間為重鎮,以雄州、霸州、保州為據點的前沿防御體系,對遼采取守勢。滄州也從后周時期的邊境城市過渡為具有兵站性質的后方基地,相對比較安定。因鄰近運河,水路交通便利,加上軍事供應的需要,這里逐漸成為一個商賈云集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