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憶突圍野人山 曾背著受傷的戴安瀾撤退
宜賓市興文縣古宋鎮92歲的何大杰,參加過抗日戰爭。昨日,記者在宜賓市興文縣古宋鎮探望了92歲的抗戰老兵何大杰。老人得知后從箱底搜出了戴安瀾將軍的照片和1955年退伍頒發的“駕駛證”,隨后把當年抗日戰爭故事娓娓道來。
何大杰回憶,1942年3月,他隨遠征軍赴緬甸與日軍作戰。同年3月19日,盟(英)軍提前撤退,何大杰與戰友們在仰光失陷,在兵力和裝備與日軍相差甚遠前提下,與擁有制空權的日軍第55師團在同古城苦戰12天。
激戰不敵,部隊向野人山突圍,撤退途中突然被日軍伏擊。何大杰看見師長戴安瀾背部中彈,捂胸的指縫中鮮血直流,他沖上前去,背起師長就跑。
何大杰在背著師長沖殺中,突然感到腿部劇痛,一個踉蹌差點摔倒,頓時鮮血從褲腿中涌出,他才明白自己中彈了。他把師長交給戰友后,口咬木棍,自己用刺刀挖彈頭,一連挖出3枚機槍彈。手腳發抖的何大杰一頭栽倒在地,幾乎一睡不起,但四周槍炮聲、喊殺聲驚醒了他,兇殘的日寇正步步逼近,何大杰掙扎著又站了起來,杵著槍,奇跡般地沖出了重圍。
后部隊深入野人山,在沒食物、沒水喝、沒藥品的情況下,戰士靠采集野果野菜為生,實在餓了就吃樹皮。在這樣的條件下,40多天的野人山行軍,何大杰和部隊終于到達云南永平。而且還把師長戴安瀾將軍遺體帶了回來。
后來何大杰所在部隊駐扎昆明城郊馬街,在那里整訓到1944年下半年,又參加了攻打龍陵和芒市的戰斗。1945年打回龍山,戰后何大杰隨部隊調到東北,在戰場加入解放軍。1950年,又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腿部再次負傷。
1956年,何大杰所在部隊被編為獨立師后進山剿匪。隨后何大杰娶彝族姑娘,婚后育有一子。孩子約一歲半時,部隊調防,妻子不愿離家鄉,遂離婚。從此夫妻分離,父子難見,至今杳無音信。如今何大杰住在鄰居盛明森家,現在他老了,身體也不行了,唯一的愿望就是——想給戴安瀾后人講講戴將軍如何抗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