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贛會戰(zhàn)紀實 川軍工兵排布地雷炸死日軍中將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五日,浙贛會戰(zhàn)正式打響。
在浙贛會戰(zhàn)緊張的時候,駐守在長江邊上的川軍二十一軍軍長劉雨卿將第一四六師拔歸中央嫡系上官云湘集團軍第二十八軍指揮,協(xié)防浙江省的蘭溪、金蘭一線。
會戰(zhàn)正式打響后,日軍以四個半師團的兵力從奉化、余杭發(fā)起進攻,二十四日,克我武義、金華、孝順,到達蘭溪地區(qū),準備對蘭溪發(fā)起攻擊。
此時,我川軍二十一軍石照益一四六師在壽昌大小長山一帶同敵人激戰(zhàn)。該師四三八團團長馬國榮派出一個營,配合集團軍總部直屬獨立第八工兵營,向東渡過蘭江狙擊敵人。
工兵營長由副營長黃士偉少校代理。工兵營長黃仁偉和步兵營長閆澤民一起趕到蘭溪城里來,找到守城的部隊川軍范紹增部的新二十一師師部。新二十一師師長羅君彤已經接到了撤守的命令,正在布署。看見衛(wèi)兵領進來兩名年青的川軍友軍軍官,一詢問又是老朋友的部下,羅君彤更顯得高興,又問起黃士偉的任務,立即招呼自己的師屬工兵連長和參謀長,拿來大比例尺的作戰(zhàn)地圖,一同研究起來。
這張作戰(zhàn)地圖上詳細地標出了新二十一師自己工兵連敷設的雷區(qū),上面表明蘭溪周圍已經密密麻麻布滿了地雷,唯城北還有一片地區(qū)是空白。黃士偉兩眼仔細盯在這片空白區(qū)內,決定就在這里下手。
這片空白區(qū)位于距蘭溪城北一公里半的地方。這里有一道三岔路口,一條小路從通往蘭溪的大道中分出,通向一個小山包。黃士偉對著三岔路旁的一小山包仔細觀察。根據以往的經驗,敵人對大道上的地雷檢查十分仔細,以便于部隊通行。因此,大道上的地雷被掃掉不少。而小道上敵人又不通過,埋設地雷的效果不大。但此地的這一條小道有些特別,它通向這座小山包,而小山包常是敵指揮官登高遠眺的地方。敵人幾個師團正在沿浙贛鐵路向蘭溪作戰(zhàn),定有高級將領來前線指揮。如果有敵指揮官行軍至此,則必登此山包向遠處的蘭溪前線觀察。當時,天剛下過大雨,道路泥濘。這樣的天氣和地面狀況,正是工兵們大顯身手的時候,因為埋設地雷后,易于偽裝隱蔽。于是,黃士偉放棄大路,指揮士兵只在在小道上埋下了六十顆四公斤重圓盤形地雷,并仔細作好了偽裝。
二十八日晨,敵十五師團攻擊蘭溪。敵照例以工兵居先,對通向蘭溪的大道仔細搜索掃雷,然后以步騎開道前進。此時,蘭溪方向槍炮聲大作,敵先頭部隊受到蘭溪守軍頑強抵抗。十時四十五分,在行軍縱隊居中的敵師團長酒井直次中將率師團司令部來到這三岔路口。果然不出黃士偉所料,當師團長看見路旁的小山包,立即策馬走下大道向山坡馳去。
還沒有走到一半,只聽見“轟隆”一聲巨響,一顆地雷被東洋大馬踏響。躍武揚威的酒井直次師團長連人帶馬被拋上空中,又重重的摔在濕漉漉的土地上。驚惶失措的隨員們看見師團長挨炸,直奔出事地點搶救,慌不擇路中地雷又紛紛被踏響,又有一些人血肉模糊的倒在地上。師團長受了重傷,經搶救無效,四小時后一命嗚呼。
日本防衛(wèi)廳防衛(wèi)研究所戰(zhàn)史室編寫的《中國派遣軍(上卷)》紀錄了這一難得的精采場面:
第十五師團長酒井中將在蘭溪北部1.5公里附近指揮攻
占蘭溪的戰(zhàn)斗中,10時45分乘馬觸雷,身負重傷,14時13分陣亡。……在職師團長陣亡,自陸軍創(chuàng)建以來還是第一個。
酒井師團長戰(zhàn)死的狀況,據川久保參謀長回憶:5月28日上午師團戰(zhàn)斗指揮所命工兵小隊長指揮一個分隊,搜索排除通往蘭溪道路上的地雷,酒井師團長偕各參謀及副官乘馬向蘭溪前進,10時45分行進至蘭溪北方1,500米的三叉路口,突然地雷爆炸,師團長由馬上墜下,左腿肚的肉被炸掉,馬也倒在血泊中。當時身旁無軍醫(yī),不久,軍醫(yī)部長細谷大佐趕來作了應急處置。師團長面色蒼白,但精神當可,命令我:“參謀長,代替我指揮師團。”“麻煩你,很抱歉!”隨后用擔架抬到前方約200米處的一間房屋中。后面又有地雷爆炸,宮下兵器部長、佐野獸醫(yī)部長及部員佐山中尉亦負傷。師團長雖經注射并施行人工呼吸,未及輸血,即氣絕身亡。進入蘭溪后,得到軍醫(yī)部長同意予以火葬。
師團指揮部被炸,部隊一陣騷動。我在前線的偵察兵觀察到這一異常舉動,消息傳到黃士偉那里。二十三歲的工兵營長心里清楚,敵人營壘中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挨炸了。但到底炸著了誰?由于日本人嚴密封鎖消息,一直不清楚!最后到了四十多年后的八十年代,日本人公布了真相,又由當時的第三戰(zhàn)區(qū)長官部參謀處長岳星明和二十一軍副軍長吳鶴云證實,這個密才得以解開。這時已經作了詩人和書法家的當年工兵營長黃士偉這才弄明白了,原來在蘭溪被自己的地雷送入地獄的,是名噪一時的中將師團長酒井直次。
酒井直次是中國人民的死敵,一九二〇年入日本陸軍大學,畢業(yè)后到蘇聯(lián)考察和研究軍事。一九三五年八月升為步兵大佐,同年十二月任第二師團第三旅團第四聯(lián)隊長。后被派往哈爾濱市郊,鎮(zhèn)壓我國的抗日救亡運動。
一九三八年五月,日軍土肥原賢二的十四師團被薛岳指揮的豫東兵團合圍于河南省的蘭封地區(qū),眼見就將陷入滅頂之災。這時戰(zhàn)局的逆轉,便是由于酒井直次指揮的第四聯(lián)隊沿隴海鐵路兩側向西快速進攻,迫使薛岳的包圍圈破裂。酒井直次在這次作戰(zhàn)中戰(zhàn)功顯赫,獲得“急先鋒”、“虎將”等美譽。二個月后,酒井直次晉升為少將,位居第十六師團第十九旅團長。后于一九三九年七月奉調回國,任日軍通訊兵學校校長。
一九四一年三月,酒井晉升為中將。同年八月再次來到中國,任第十五師團長。在江蘇溧陽地區(qū)掃蕩時,曾合擊我新四軍譚震林部第六師第十六旅旅部,至使我旅長羅忠毅、政委廖海濤等指戰(zhàn)員二百七十余人犧牲。
此次會戰(zhàn)中,酒進直次于五月十六日攻陷諸暨,逼近義烏,威脅金華、蘭溪。五月二十五日起,酒井率所部一萬八千余人,在航空兵等優(yōu)勢武器的配合下猛攻蘭溪,受到我六十三軍和川軍八十八軍新二十一師的頑強抵抗。敵久攻不下、傷亡慘重,酒井惱羞成怒,親自來前線督戰(zhàn)。沒想到剛到前線,卻踏上了這條不歸之路。
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 1淞滬紀實 川軍26師堅守上海大場七日僅存六百余
- 2斯大林格勒會戰(zhàn)的時間和經過 蘇聯(lián)艱難戰(zhàn)勝德軍
- 3斯大林格勒指揮者朱可夫 斯大林的“救火隊員”
- 4阿拉曼戰(zhàn)役給后人的啟示 人們避免戰(zhàn)爭的爆發(fā)
- 5阿拉曼戰(zhàn)役盟軍指揮官蒙哥馬利 成功扭轉戰(zhàn)局
- 6抗戰(zhàn)老兵趙疇海 脫下上衣撕成團堵住鬼子槍眼
- 7抗戰(zhàn)老兵王吉生 反攻滕縣打贏對日寇的最后一戰(zhàn)
- 8抗戰(zhàn)老兵劉保羅 逃出南京 報考黃埔軍校參加抗日
- 9抗戰(zhàn)老兵班夢陽 16歲小新四軍潛入敵軍智取軍火
- 10揭秘國軍“逃跑將軍”孫元良 蔣介石都想槍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