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系第七軍抗戰紀實 從淞滬會戰打到了大別山區
自七七事變繼以八一三滬戰爆發,本軍奉命集中徐州候命殺敵,前軍長廖磊即率領一七〇、一七一、一七二各師于民國26(1937年)8月下旬由桂分途陸續北上,于10月初旬先后到達徐州集中。旋命一七一師開連云港接替稅警團防務,一七〇師于東海附近布防,一七二師由火車開送山東日照布防。
1,淞滬血戰
10月中旬,廖軍長升任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由副軍長周祖晃升任軍長。10月12日奉令以一七一師調滬作戰,用火車輸送,于17曰到達南翔,接胡宗南軍陣地,與敵血戰7晝夜,予敵以重創。我五一一旅長秦霖殉國,團長顏僧武、黎式谷、沈治負傷,犧牲兵員達2/3。
2、吳興阻擊戰
一七〇師及一七二師于11月中旬奉令開無錫作戰,由火車輸送至浦口時,奉派一七〇師一一〇三八團由汽車輸送至浙杭方面,歸劉總司令建緒指揮,其余由武進轉開吳興、南潯辦防,掩護上海友軍,與敵血戰旬余,我五二二旅長夏國璋、一〇四三團長韋健森殉職,官兵傷亡約2/3。時一七一師于10月24日奉命轉進嘉定一帶,11月12日復奉令自嘉定轉進常熟,在三里橋及常熟掩護友軍撤退,我團長譚何易負傷,代團長謝志恒陣亡,以下傷亡逾十分之七八
3,浙東諸戰
11月底,本軍全部奉令轉進浙江孝豐整編,至12中旬復奉令以一七〇師開浙江相廬布防,一七一師、一七二師令開分水、新登向杭州、富陽布防。
民國27年(1938年)元月中旬,本軍奉令轉入第五戰區序列,沿浙贛路、南潯路鐵道輸送達九江渡江,復徒步行軍,經黃梅、太湖、舒城,于2月初先后抵達合肥,接替三十一軍防務
4,徐州會戰之南線阻擊
一七〇師于2月初旬由副師長羅活率獨立營及別動隊,另指揮皖保七團由合肥開滁縣、全椒方面,向津浦路南段之敵游擊,主力在合肥構筑工事。一七二師開珠龍橋、池河鎮、桑家澗、老人倉等處游擊。各部游擊歷時兩月余,達成牽制津浦南段之敵不敢北犯。
4月下旬,本軍奉令轉移至懷遠以西地區,接替三十一軍渦河兩岸陣地,由合肥、定遠分途前進。一七〇師及一七一師均于5月2日到達接防甫畢,即與敵主力第九及第十二師團接觸,激戰兩晝夜,終以傷亡慘重,眾寡懸殊(當時每師不足兩步兵團),陣地被敵突破,一七〇師則在蒙城以南地區側擊西犯之敵。未幾,一七二師由壽縣趕到,即進出蒙城西北地區協助一七六師阻擊敵人,掩護戰區主力轉進。
本軍奉令向淮北轉進商城整編,均于6月初先后到達商城附近,從事整編。一七〇師奉令縮編回桂另行補充整訓,此部編為一〇二五團、一〇二六團,并入一七一師,并改任漆道澄為師長。一七—師仍舊,同時,軍長周祖晃、副軍長徐啟明亦均去職,由張淦接任軍長,王贊斌接任副軍長。
一七一師奉令開霍山接一七六師防務,后又奉令開英山附近,為兵團預備隊,另以一〇二二團防守霍山,旋因霍山失陷,故向英山南犯,該團于落兒嶺市破該敵,后繼克復霍山縣城并向舒城方向游擊。
5,武漢會戰諸戰
本軍奉令開太湖接替十一軍防務,各部由英山附近出發,于8月中旬抵達太湖附近,即向該處之敵攻擊,以官兵勇猛用命,卒于8月27日克復太湖城,旋我一〇一六團御敵尾進,復于28日克復宿松。
我一〇二六團(時團長李本一)克復宿松,適逢同一七四師李副司令進攻黃梅,激戰數日,予敵重創,迨敵主力進犯廣濟,本軍即奉令由太湖轉開廣濟西北地區,拒止敵之西進,由9月9日迄10月15日止,相持37天之久,敵終不得逞,其中以四顧、平山、岳山之爭奪戰為最激烈,敵傷亡甚大,我全軍傷亡官兵亦達1500余名之多。
本軍10月中旬至下旬,由廣濟轉進麻城三河口附近地區作戰,結果殲敵約1大隊,獲軍品甚多,為本軍轉進大別山勝利之先聲。
11月12日,敵荻州兵團以兩聯隊以上兵力乘虛先后攻羅田、英山,旋我一七六師克復英山后,我一七二師于是月15日收復羅田,并乘勝追克浠水縣城
冬季于民國28年8月下旬至10月下旬,集中羅田整訓。
7,冬季攻勢
本軍奉令以主力向平漢南段廣水以南花園至漢口間地區,攻擊各部均于11月28日向指定地點開始運動,12月6日開始攻擊。一七一師配合游擊隊、自衛隊一部,以主力指向廣水以南花園至漢口間各據點攻擊,不斷破壞敵鐵路,斷敵交通。一七二師亦配合游擊隊及自衛隊一部,攻擊蘭漢、田家鎮、武穴等沿江各據點,曾一度攻下巴河及龍平、田家鎮,并在山鋪附近擊沉敵小兵艇及運輸艇數艘,除敵小型船艦無法截擊外,其他船只均不敢任意通行。計冬季攻勢截至民國28年底止,共死傷敵達2200余,終達成消耗敵人之任務。
民國29(1940年)年5月4日,敵分向豫南、鄂北進犯,本軍奉命以主力截斷平漢南段,當以一七一師進出于禮山及羅山九里關,曾一度克服柳林,并在九里關殲滅出犯之敵1大隊。6月初旬,敵主力趨向沙宜猛犯,本軍復以一七二師增加黃安、禮山以南威脅武漢,鉆隙西進,策應沙宣之作戰,我部曾沖入孝感機場,毀敵機3架,并一度克復黃陂,旋以敵大量增援,乃奉命停止攻擊。至7月初。撤回麻城以北改編整訓。
民國29年7月整編經過
本軍策應沙宜作戰任務完畢后,即集結于滕家堡木子店改編。以原番號一七一師之一〇二一、一〇二二、一〇二五各團,改編五一一團、五一二團、五一三團,一〇二六團改編為野戰補充團;以一七一師一〇二七、一一二八、一〇三一各團改編為五一四、五一五、五一六團,以一〇三—團改為野戰補充團;另以各師原屬之野戰補充團改為軍直屬野戰補充第一、第二兩團。
8,與新四軍作戰
民國30(1941年)春夏掃蕩敵經過
本軍向整編后,適鄂東、皖中“匪偽”猖獗,“**”橫行,軍委命以一七二師移駐安徽六安清剿,至民國30年重建陷區黨政,本軍全部進出皖東,編組掃蕩。繼以一三八師撥歸本軍指揮,元月中旬軍各部集中六安、霍山間完畢,2月下旬開始掃蕩,僅3日即收復銀屏山,殘匪逃竄,匪軍甫平。繼之皖東敵三、四千向我一三八師進犯,我即以一七一、一七二兩師分向淮南線各據點之敵襲擊策應,激戰10日,雙方傷亡均重,我方團長盧明陣亡,3月中旬無為,敵復向我廬山進犯,經我一七一師在盛家橋附近予敵重創,斃敵300余
民國30年秋策應湘北之作戰
8月下旬,敵向湘北大舉進犯,企圖占領長沙,打通粵漢線,本軍奉命向合肥進襲,以牽制其轉用兵力,當以淮南路以西部隊一七二師之1個團配合推進部隊攻擊合肥城,其余攻擊淮南路北段及壽縣城,又以淮南路東段部隊一七一師派有力一部隊圍攻合肥城,其余向巢縣及淮南路南段佯攻,以與路西部隊相呼應。自25日起開始攻擊,予敵以重大打擊,敵即大量增援,憑工事固守,惟我無攻堅重火器配屬,無法進展,僅破壞其交通通信而達牽制敵人之目的。
10、民國31(1942年)5月策應三戰區之作戰
5月15日,敵集合重兵分向浙西各守備地區進犯,本軍亦奉部策應該方面友軍之作戰。遂以一七二師主力并配屬炮工兵1部及一七一師之1個團合攻合肥城,同時大量發動民眾徹底破壞合、巢間鐵路,斷敵之增援,于25日開始實施,連日克敵之要點,而合肥城亦危在旦夕。此際敵即由南京、蕪湖、蚌埠增援200多人,我遂撤至攻擊準備位置。是役雖未攻略合肥城,而卒牽制敵之兵力甚大,并擊斃敵佐藤大隊長1員(是傷亡),敵官兵50余,破壞其交通通信無算,卒達成牽目的。
11、民國32(1943年)春大別山戰役
元月2日敵陷立煌,其一部由英山進越深溝鋪、漫水河,有與立煌之敵合攻本軍側后模樣,本軍當時遂令一七二師將淮南路正面防務交挺進縱隊接替,主力向蘇家埠集結,候命四進。誰知北進之敵知我有備,到達道士沖即回竄英山,立煌之敵亦不敢輕進,本軍遂命一七二師乘機轉向立煌急進,務乘敵立足未穩而擊破之,惟敵已聞風先遁。當我一七二師轉用于立煌之同時,合肥、巢縣之敵即以步炮空聯合3000余眾向我皖東部隊大舉進攻,于梁園激戰3晝夜,卒將故人擊退。是役斃敵上校指揮官司奈谷次持1員,斃敵官兵共約800余,斃馬10余匹,擊落敵轟炸機1架,我軍自副營長以下官兵傷亡200余員。
12、民國33(1944年)4月策應淮北友軍之作戰
4月中旬以來,敵集中優勢兵力在平漢路西側地區發動攻擊,企圖打通平漢線,完成其大陸交通線。斯時在淮南路沿線,津浦路南段之敵為策應其主力作戰,乃于本月下旬抽集步騎兵5000之眾,炮10余門,汽艇民船400余只,沿淮河北岸向我十五集團軍防區穎上,阜陽等地大舉進犯,冀圖牽制我黃泛區以東地區友軍。本軍遵照總司令部頒發本(二十一)集團軍與十五集團軍作戰協定,徹底奉行,即以一七二師除僅留一少部監視防區之敵外,主力用于壽縣正陽關方面,策應友軍之作戰,數度襲擊壽城,截擊淮河敵之交通,予敵重大損失,全役斃敵偽400余,擊沉敵船艇70余只,擊落敵機1架,我傷亡官兵60余。經數晝夜激戰,該敵被迫向蚌埠方面退卻,完成策應淮北友軍作戰之任務。
民國34(1945年)4月中旬于皖東黃疃廟打擊“奸匪”之役,重奠皖東局勢。
4月中旬以來,皖東“奸匪”第二師主力漸向合肥屬之陳集及定遠屬之肖家圩、吳集之線集中,并以一部攻我廟井子、八斗嶺、王子城守軍,企圖攻占皖東,我漆副軍長(兼皖東地區指揮官)為爭取時間擊破“奸匪”計,于15日以步兵4營為第一線,分道向王子城攻擊前進,另以4個營及山炮2門為預備隊,向三官集集結。而“奸匪” 突于15、16兩日亦行大量增加,當時計匪兵力有第二師全部,第十至十八8個團,第三師之第十旅十九、二十、二十一3個團,第一師之第六、七、八、九4個團,各獨立團及皖東“匪區”各地方團隊,各計約3萬余眾,于16日即與我攻王子城部隊遭遇于小魯,小何家,激戰1晝夜,17日,曹師長以預備隊3營馳援,當晚會師于大塘,立即參與戰斗,激戰尤烈,我反復沖殺混戰1晝夜。斯時我黃團長負傷,謝團長負重傷失蹤,且該區周圍各據點戰斗均亦興起,時皖東告急,軍即命一七二師開淮南路東,兼程馳援,皖東歸漆副軍長指揮,嗣以援軍到達,于20曰拂曉大舉反攻,激戰8晝夜,先后克復黃疃廟、富旺集、王子城、十村廟、綽廟集、雞鳴橋等地,并次第解除各地被圍之部隊后,以長官李令飭停止,乃于5月2日恢復原態勢。是役計斃 “匪”團長2員,官兵5000余,我負傷團長2員,傷亡副團長以下官佐85員,士兵1600余名。
14,7月初旬攻占含山縣城之役
7月初含山縣城之敵約100余,因兵少城廣,狀極恐慌,且偽軍經我秘密策動后復暗中恐嚇,故而敵人益感不安。17日我一七一師李師長本一率五一三團、五一五團、五一六團及山炮連突進含山城郊,形成包圍態勢,并多方威逼,同時便衣隊潛入敵后活動。18日晚敵由巢縣增兵100余,但我仍活躍如前,且我步兵近逼并用山炮擊破敵堡壘3座,敵大驚,于19日晚遂突圍向巢縣潰去,我遂占領含山。是役斃敵20余,獲步槍3支,我傷亡士兵6名。
15、7月下旬皖東青白龍廠“剿匪”戰役
皖東之“匪”于黃疃廟慘敗后,其主力因開津浦路東整補,常畏我軍進攻,我一七二師朱師說長判斷若我能攻占青、白龍廠,則皖東合定邊區之“匪”不難殺清,乃即以五一四團,五一六團為基干,向白龍廠、青龍廠掃蕩,自23日起至8日止,激戰晝夜,匪經數度增援,均被我擊潰,戰果頗佳,嗣以我方情況變化,乃于28日凱歌回師。是役計傷斃“奸匪”官兵1000余,(遺尸300余),俘匪19名,獲步槍21支,輕*機*槍*1挺,我傷亡軍官8員,士兵123名。
8月上旬日寇投降,軍奉命推進津浦路南段經過情形
8月上旬,日寇大本營發出投降文告后,軍即奉向淮南路及津浦路南段推進,掩護戰區受降,旋即令一七一師向淮南路推進,一七二師向滁縣推進,一七三師隨軍向蚌埠推進,各部于8月中旬先后安抵指定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