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
趙括(?-前260年),嬴姓,趙氏,名括。戰國時期趙國人,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不懂得靈活應變。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趙國中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趙括一反廉頗的策略,改守為攻,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動全線出擊,向秦軍發起進攻。秦將白起分兵兩路:一路佯敗,把趙軍吸引到秦軍壁壘周圍;一路切斷趙軍后路,實行反包圍,使趙軍糧道斷絕,困于長平。最后,趙軍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圍五次不成,趙括親自率勇士突圍,英勇殺敵,被秦軍射殺而死,四十余萬趙兵盡降,后被秦軍坑殺。
?活埋戰俘40萬人 廉頗趙括都無法戰勝的人是誰
152 ℃白起,古時陜西人,是當時大秦國最著名的戰將之一。當時,他與廉頗、李牧等三人被稱作戰國四大戰神。 白起善于用兵,而他最大的愛好莫過于
趙括,作為趙國的新任主帥,替換了老將廉頗,出征了長平之戰,失敗的一談糊涂。那他為何會作為主帥,他有什么過人的才能,導致趙括能夠取代
與趙括相關的成語,一般人的第一反應便是紙上談兵,這里除了紙上談兵,我還補充一個成語,夸夸其談。 動漫紙上談兵 接下來,我們就具體談一
歷史上一談到紙上談兵,就會自然而然的聯系到趙括這個名字。誠然,這個成語的出現確實是源于趙國與秦國的大戰,更為確切的說,是源于趙國趙
發生在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的秦趙長平之戰,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戰國的局勢,長平之戰源于上黨之爭。韓國要把上黨,獻給秦國的時候,上當
?實戰新生兒趙括 輸就輸在他的敵人是白起
96 ℃歷史上一談到紙上談兵,就會自然而然的聯系到趙括這個名字。誠然,這個成語的出現確實是源于趙國與秦國的大戰,更為確切的說,是源于趙國趙
戰國時期著名的戰爭“長平之戰”,無論是從其規模,還是傷亡的慘烈程度來看,無疑都是空前的。而這場戰爭中,秦軍的將領白起以及趙軍的將領
提到長平之戰,幾乎人人想到的一個詞語就是“紙上談兵”,而創造出這個成語的人就是趙括,幾千年來,趙括一直被作為一個反面形象來教育國人
?長平之戰趙括紙上談兵的悲劇發生的原因
86 ℃成語紙上談兵,經常用于形容長平之戰失利的趙括。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
?春秋紙上談兵的趙括究竟是哪位名將的兒子?
114 ℃趙括的成名,一方面是由于戰敗,慘敗,導致趙國開始走向衰退期,但另外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他的出名則是因為他的父親。 說到趙括的父親,
?“背鍋俠”趙括 在長平之戰后背了幾千年鍋
118 ℃秦國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以來,富國強兵,國勢如日中天;旌旗麾指,所到之處無不臣服。 這不,秦國又看韓國不爽了,一頓胖揍,韓國不想
?趙括非紙上談兵 長平戰致白起悲劇殺秦軍一半
207 ℃讀國學長心眼 正月,王陵攻邯鄲,少利,益發卒佐陵;陵亡五校。武安君病愈,王欲使代之。武安君(白起)曰:“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之救日至
?趙括紙上談兵的輕率地行為造成了嚴重后果
121 ℃與趙括相關的成語,一般人的第一反應便是紙上談兵,這里除了紙上談兵,我還補充一個成語,夸夸其談。 接下來,我們就具體談一下這兩個成語
《大秦帝國之崛起》已經快要結局了,決定戰國七雄格局的長平之戰也已經落下了帷幕,在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和歷史上頗有些不同的將軍趙括,
?趙括是英雄嗎?如何評價趙括的長平之戰?
50 ℃提到趙括,大概都會覺得他是一個非常華而不實的人吧,沒有戰爭經驗,卻帶領趙國幾十萬大軍敗給了秦軍。要說趙括是不是英雄呢,這不好說,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