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紗帽
烏紗帽
烏紗帽為古代官吏戴的一種帽子,后來也用來比喻官位。烏紗帽原是民間常見的一種便帽,官員頭戴烏紗帽起源于東晉,但作為正式“官服”的一個組成部分,卻始于隋朝,興盛于唐朝,到宋朝時加上了雙翅,烏紗帽按照官階在材質和式樣上是有區別的。明朝以后,烏紗帽才正式成為做官為宦的代名詞。
?“烏紗帽”價幾何?揭秘秦漢時期賣官價格
135 ℃在中國古代,賣官鬻爵并不鮮見。追溯起來,首開賣官先河的乃秦始皇嬴政。不過,古代封建王朝連天下都是皇帝的,賣個“官兒”算啥?秦漢時期
?李白寫詩詆毀楊貴妃 不小心丟了頭頂烏紗帽
199 ℃國人對于野史的偏愛,想必由來已久。當年李白供奉翰林,曾用野史狠狠娛樂了楊貴妃,“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趙飛燕的野史形象
?“烏紗帽”兩邊加翅只為防止朝臣交頭接耳
63 ℃趙匡胤登基后,為防止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就下詔書改變烏紗帽的樣式: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這樣只要腦袋一動,軟翅就忽悠忽悠地顫動
?烏紗帽底并非無窮漢 古代官場也分甜官與苦官
118 ℃雍正年間,內閣里有個小辦事員(供事)藍某,上班做事很巴結。雍正六年(1728)元宵節晚上,同事們都回家過節去了,只有他一個人留在機關里,對
?綠帽子和烏紗帽之間一悲一喜的傳奇史話
151 ℃中國的男人們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綠帽子”,卻做夢也想著整頂“烏紗帽”,哪怕是個村官也好歹是頂“烏紗”。“綠帽子”與“烏紗帽”這兩
?趙匡胤改烏紗帽樣式防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
174 ℃趙匡胤改烏紗帽樣式防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 趙匡胤登基后,為防止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就下詔書改變烏紗帽的樣式: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
?古代民間趣事5則:半文錢摘了縣太爺的烏紗帽
138 ℃光敘不行 清末,山東臨清(今河北省臨西縣)某村,有個叫羅竹林的莊稼人,足智多謀,經常智斗地主,方圓百里聞名。一次,羅竹林在地主谷大
?一文錢與烏紗帽
87 ℃清代康熙年間,北京城里延壽寺街上廉記書鋪的店堂里,一個書生模樣的青年站在離賬臺不遠的書架邊看書。這時賬臺前一位少年購買了一本《呂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