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里的南宮適是誰?其與歷史形象有何區(qū)別
南宮適(生卒年不詳),又稱南宮子,西周著名賢者、重臣。所謂“文王四友南宮子”,依照史籍《史記·周本紀》的師古注,指的就是南宮適。據(jù)考證,南宮適是周文王四友之一,武王興周滅紂時的賢臣。周武王滅商后,命南宮適拆掉紂王所建的鹿臺,打開紂王的糧倉,以賑濟貧弱萌隸。
南宮適是最早的見于文獻(《周書·君奭》)的南宮氏名人,是南宮氏的始祖。南宮適身歷文王、武王、成王三世,是周族創(chuàng)業(yè)時期的重要謀臣和大將,為周朝的開國元勛,裂土受封。
周文王時期,文王姬昌招賢納士,南宮適歸附于周文王。《帝王世紀》曰:“文王昌……敬老慈幼,晏朝不食,以延四方之士,是以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適之屬咸至,是為四臣。”此后,南宮適成為周族的重要大臣,為周族的興旺,周族的伐商大業(yè),周朝的建立穩(wěn)固立下了汗馬功勞。文王即位之時,南宮適曾經(jīng)出謀獻策。《國語·晉語》記載:“及其即位也,詢于‘八虞’,而諮于‘二虢’,度于閎夭而謀于南宮。”
南宮適是周族的重要謀臣,曾參與了拯救姬昌(即周文王)的行動。西伯侯遭殷紂王軟禁之難,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適前往探望。受西伯暗示,他們搜集美女、駿馬和奇珍異寶入貢商王,使西伯獲釋。其中,南宮適曾受太公之命到西方義渠之地找到了奇珍異寶駭雞犀。
南宮適作為周族的大將,曾率領(lǐng)周族大軍進攻商朝的周邊小國。在西伯侯的指揮下,南宮適發(fā)動了對黎國的征伐,鄰近的邗國來增援黎國,南宮適俘虜了邗國和黎國的二位國君,把邗侯遷往翟,赦免黎侯,讓他回國反省。
鑒于謀略出眾,武功卓越,南宮適成為“文王四友”之一。《周書·君奭》提到文王謀臣,有虢叔、閎夭、散宜生、泰顛、南宮適五人。武王時,虢叔已死,只剩四人,《尚書大傳》稱為“文王四友”。
文王死后,南宮適繼續(xù)輔佐武王,成就了伐商大業(yè)。武王伐商成功后,南宮適受命將商王搜刮屯積在鹿臺的財寶和鉅臺聚積的糧食分發(fā)給窮苦百姓,并且與史佚一起將商王的祭祀重器九鼎和其它國家的珍寶玉器遷到了周朝國都。《帝王世紀》曰:“命南宮適散鹿臺之財,發(fā)巨橋之粟,以賑貧民,命南宮伯達史逸,遷九鼎于洛邑,命閎夭封比干之墓,命宗祝饗祀于軍。”而同一事,《史記·周本紀》中記載:武王克殷之初,命南宮適散鹿臺之財,發(fā)鉅橋之粟,以振貧弱萌隸。命南宮適、史佚展九鼎保玉。
周朝建立后,南宮適又成為武王的重臣。《周書·泰誓》《左傳·昭公二十四年》記載武王稱自己有“亂(治)臣十人,同心同德。雖有周親,不如仁人。”據(jù)馬融、鄭玄考證南宮適就是武王所稱的十個重要大臣之一。
南宮適還是成王的輔國重臣之一。《后漢書·班彪列傳》記載:“昔成王之為孺子,出則周公、召公、太史佚,入則大顛,閎夭、南宮適、散宜生,左右前后,禮無違者,故成王一日即位,天下曠然太平。”
在古典小說《封神演義》中,南宮適與散宜生齊名,是西歧元老,官拜大將軍。周文王赴朝歌時,曾命“外事托于南宮適”;伯邑考進京,也命“軍務托付南宮適”。
南宮適使一桿大砍刀,勇冠三軍。可惜不懂法術(shù),后期光芒逐漸被楊戩、哪吒等人所掩蓋。
文王討伐崇侯虎,南宮適為先行,不到三十回合便斬殺飛虎大將黃元濟;晁田晁雷兵探西岐,南宮適只三十回合便生擒晁雷;張山伐西岐,南宮適在混戰(zhàn)中斬殺先行官李錦。
武王起兵伐紂,黃天化為頭隊先行,南宮適為左哨,武吉為右哨,哪吒為后哨。不料南宮適首陣便遇上了猛將魏賁,被生擒活捉。后魏賁歸周,南宮適以先鋒印相讓,自隨營聽用。黃天化陣亡,哪吒接任頭隊先行,南宮適補后哨。汜水關(guān)三路分兵,南宮適隨洪錦打佳夢關(guān),兩擒胡雷。
在五關(guān)戰(zhàn)役中,南宮適并沒有太出彩的表現(xiàn)。孟津大戰(zhàn)梅山七怪時,南宮適負責監(jiān)斬牛怪金大升。
武王滅紂后,南宮適被封為諸侯。根據(jù)湖北葉家山考古發(fā)現(xiàn),編鐘銘文記載曾國就是他的封國,曾侯乙就是他的后世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