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原本大家閨秀 西門慶遠不如武大郎
武大郎潘金蓮的故事,基本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眾所周知潘金蓮是個出軌女人,并且毒死自己親夫,但是現代很多人為潘金蓮翻案,說潘金蓮追求愛情,為什么不可以跟西門慶好呢?為什么就不能追求自己的愛情呢?
錢文忠先生曾經在評判潘金蓮時說過:追求愛情OK,但是毒死老公NO!你可以追求愛情,但是你不能毒死老公呀,這個確實說不過去,真實歷史到底怎么回事兒呢?
其實按照流傳比較廣泛的或者說根據正史可查的真實還原,其實武大郎、潘金蓮、西門慶都是明朝人,也就是說都與《水滸傳》作者施耐庵老先生是同時代的人。
因為施耐庵寫《水滸》,肯定不能空穴來風,憑空想象,要說宋江這些人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呢?答案肯定有,但是真實宋江遠不如書中所寫的宋江。
按照史料記載及民間流傳宋江其實就是一個雞鳴狗盜者,并不能稱為英雄好漢。海州太守張叔夜就把宋江給收拾了,并沒有《水滸》那般叱咤江湖,聚眾起義、替天行道等等的一些英雄事跡。
那么武大郎潘金蓮的故事是從哪里來的呢?其實就是施耐庵老先生在茶館酒樓聽到的故事。據說,武大郎正名武植,乃是當地縣令,并不是以賣炊餅為生,并且武大郎身高足有180,不說在明朝,就是在現在180的身高,也絕對足夠吸引女孩子的注意力,在明朝堪稱儀表堂堂的山東帥大叔。
那么潘金蓮呢?潘金蓮其實也不是蕩婦,而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理,并且資助武大郎趕考,兩人本就是私定終身琴瑟和諧恩愛有加。
如此恩愛的夫妻,在《水滸傳》中怎么就成各方面懸殊差距很大的一段故事呢?而且西門慶還成為風流的第三者?其實西門慶也就是當地一小混混,三人并沒有什么交集,縣令的夫人怎么可能與當地小混混茍且呢?
我們還要從施耐庵老先生說起,元末明初時期開始戰亂,施耐庵投軍陳友諒,陳友諒戰敗后老先生很是落魄,便開始四處流浪。行至山東清河縣時,覓得一處茶館無聊休息打發時間,發呆之時便聽到身邊茶客閑聊,時而竊竊私語,時而高談闊論,時而捧腹大笑,時而拍手叫好。
施耐庵興致使然湊前傾聽,有人正在閑聊潘金蓮與西門慶偷情,給縣令縣太爺戴綠帽子等等趣事閑話。施耐庵喜歡聽故事,更擅長寫故事,非常擅于采風捉影這些民間流傳,于是便記在心中。
那么潘金蓮和西門慶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偷情呢,其實不是真的,道理特別簡單。據說講故事的人,正是武大郎朋友,因為落魄去尋武大郎借錢,武大郎并沒有理他。武大郎當時為什么沒有理他呢?因為五大阿郎覺得此人人品不好,給錢給他肯定亂花,并不利于改善家庭生活。
然后這位朋友就很生氣,便開始到處造謠武大郎壞話,給武大郎制造被戴綠帽子的故事到處閑說散布,鬧得滿城風雨,盡人皆知。但是當這位朋友到家之后直接驚呆,家中茅草房已成磚瓦堂,四處詢問周圍鄰居得知,原來是武大郎武縣令出錢修建的。如此一來突然明白武大郎良苦用心,并懊悔自己的造謠編排,不過此時已經為時已晚,造謠相傳已成故事并被施耐庵老先生寫進書里,已經流傳幾百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