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雷峰塔倒塌時有白蛇黃金是真的嗎?
雷峰塔倒塌了,白娘子要出來了,這是故事書上的說法,而歷史上的雷峰塔倒塌卻是真有其事,相傳雷峰塔倒塌之后,地基里都是金子,而雷峰塔倒塌也是因為群眾挖金的后果,究竟雷峰塔倒塌跟這些金子中有什么聯系呢?
雷峰塔建于公元975年,又傳說是吳越王錢弘俶為慶祝寵妃黃氏得子而建,昔亦稱黃妃塔(亦作“黃皮塔”)。
“雷峰”之名則取自所處的杭州南岸夕照山之最高峰——雷峰頂上。1924年倒塌。
一天清晨,門外人聲鼎沸,人們成群結隊地往西湖方向蜂擁而去,邊走邊談,似乎說要趕赴雷峰塔取塔磚里的“金子”,發個洋財云云。只見雷峰塔已倒掉了三分之二,只剩下一小部分塔基尚存。而且,看它倒坍的態勢有點奇怪,雷峰塔倒塌不是向外傾坍,而是由塔頂向內整個坐陷下去的。
因此,下半層依然完整,還可看出原塔形制的規模宏偉,氣勢不凡。僅塔基占地面積即大至盈畝,這時周圍數十丈地面都是殘磚斷垣,一片狼藉。
再細看殘留的塔基底層,有多處留下被抽去磚塊的洞孔。事后推想:這可能就是雷峰塔倒塌的原因——它是被妄圖淘“金”的人們長期偷磚,把塔基抽松動了。再加上年深月久,風雨剝蝕,以致崩坍。
人們一到場地,就一窩蜂地去搶拾磚塊,人手一塊,氣力大的則撿上三、五塊不等。磚塊足有六、七斤重,長度約老尺八寸,寬約五、六寸,厚也有兩寸左右,磚體色澤青灰光潤,形制極其厚重古樸。
但反復檢視,卻不見有什么金子。倒發現那磚的側面鑿有小孔,里面塞有一小紙卷。
取出展閱,原來是一頁佛經,紙已發黃但字跡尚可辨識。據姑父說,那是《楞嚴經》的片段。
于是眾人恍然大悟:所謂塔磚藏金的傳說,乃是佛經之“經”,諧音訛傳。真是害“塔”不淺。
那么,將經典藏于塔磚內又是何故呢?據說那是佛門規例,往往在佛像開光或佛塔落成時,將一部佛經拆成許多頁,分別藏于佛像腹內或塔磚中,作為鎮寺或鎮塔之寶。至于雷峰塔磚中之經藏于何年何時,已不可考了。
至于說有白蛇的,就更不靠譜了,《白蛇傳》只是個民間故事,根本就沒有什么事實依據。
綜觀雷峰塔倒塌,追根溯源是由于人心貪婪造成,以致千年古跡,毀于一旦。西湖八景,少了一景,實為遺憾。所以那些傳說雷峰塔下有白蛇有黃金都是以訛傳訛,事實上,雷峰塔倒完全是因為舊時人們的愚昧無知。語云:“風起于青萍之末。”有鑒于此,但愿后人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