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是人還是神 救世主耶穌死于哪種罪名
耶穌傳說是神的兒子,然而凡事都有正反兩面,有因有果,世人一直的疑問就是耶穌是人還是神呢?
傳說耶穌是他母親在還沒有出嫁之前就無緣無故懷上的孩子,對此,耶穌母親的未婚夫心里對他的母親有些難以言說的隔閡。傳說有一天晚上,耶穌母親的未婚夫夢見了上帝,上帝稱耶穌其實是神的兒子,讓他不要因此不承認耶穌,相反,應該要好好將耶穌培育成人。此后,凡是童女未嫁人就已經懷孕的,一定會被世人奉為神的兒子。所以從這一點看,關于耶穌是人還是神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耶穌是神。
另一種說法是,耶穌不過是冒充神的騙子,有些人相信神的存在,但是他們并不認為耶穌就是神。在他們看來,神應該是至高無上的,純潔無瑕的,不可能會降臨人世,如同普通人一般的生活。另外,從外表上看來,耶穌的的確確只是一個普通人,并無一丁點神的跡象。他懂得的不過是一點學說,而這些學說也不能將世人完全救贖。最后一種說法是不相信這個世界上存在著神,更枉論一個尋常人了,他們不相信會有神,更不相信神的兒子這種說法。《圣經》似乎一直是一個權威的著作,而耶穌在里面的的確確是被看作神的兒子。
可是結合這些觀點,耶穌到底是人還是神呢?追溯到人類的起源,人類總會經歷生老病死,而神,無論是病痛還是死亡,都不可能將他打敗,如果耶穌是神,那么他應該至今還存在著,然而耶穌還是死在了十字架上,即便是有復活的傳言,那也僅僅是傳言罷了,所以從這點看,耶穌不過也就是一個平凡人罷了。
救世主耶穌死于哪種罪名
耶穌死于哪種罪名在歷史上有許多說法,有人說他犯下了叛國罪,有的人認為他聚眾造反。耶穌的死在當時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羅馬帝國統治著猶太人,處理耶穌犯罪一事的羅馬軍官彼拉特,在奏請羅馬皇帝的信件中可以看出耶穌的罪名。
彼拉特一開始說猶太的耶路撒冷等地區最難征服,一開始當耶穌傳教引起他的注意的時候他以為是要煽動猶太人反抗羅馬。但他和耶穌會面后改變了這個看法。彼拉特曾經勸耶穌歸順羅馬帝國,但是耶穌的言語讓彼拉特感到害怕。同樣懼怕耶穌的還有希律王,他控告耶穌,仇恨耶穌。但是羅馬愿意給耶穌言論自由。耶穌受到猶太領袖的敵視和迫害,他們抓捕了耶穌并要求彼拉特治耶穌的罪。猶太人故意把耶穌帶到了彼拉特的官邸要求他給耶穌定罪。彼拉特的妻子跪在他面前求道不能處罰耶穌否則會帶來厄運。可是猶太暴徒們越來越多都要求懲罰耶穌,他們喊到耶穌褻瀆了神靈,預言是神的兒子,然而彼拉特認為這些罪并不能按羅馬的律法處以死刑。耶穌死于哪種罪名,耶穌最終還是以褻瀆神靈的罪名被處死了。
耶穌死于哪種罪名,除了猶太宗教領袖人物的褻瀆神靈罪外,還被加上了叛國罪。羅馬軍官最終以耶穌帶領教徒反叛羅馬的罪名處死耶穌。其實這是莫須有的,這些迫害耶穌的人們才犯下殺人罪。
耶穌受難日是哪一天
關于耶穌的紀念節日有很多,除了眾所周知的耶穌誕生日——圣誕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日子,那就是耶穌的受難日。在基督教的節日中,這個節日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耶穌受難日,其英文名稱為“GoodFriday”。它的節日意義主要是為了紀念耶穌之“死”。從公元4世紀起才設定了這個不同凡響的節日,從那時候起,規定了復活節前一個星期之內的每一天都是圣日,而耶穌受難日就在這其中,這個節日又是在這一周中最重要的節日,具體時間是在復活節的前第三天。在這一天,基督教的信徒們主要以餅和葡萄汁為飲食對象,同時他們都會身著深色的服裝去參加禮拜,在整個儀式中呈現出肅穆的氣氛,而天主教徒更有不同于其他教的一個儀式——禱告的過程中順次熄滅燃燒的蠟燭,用黑暗的氣象來增加教徒們對耶穌的虔誠禱告。圣餐禮、做禮拜等是常見的耶穌受難日活動,除此之外,游行活動在一些地方也很常見。眾多的教徒伴隨著哀樂舉著十字架緩緩地重走幾千年前耶穌的受難之路,在這一路中,教徒們都會誦經祈禱。在部分地區,還會通過表演的方式來上映耶穌的受難一幕,以此來紀念耶穌之“死”。
每一個節日都有與眾不同的意義,而這個耶穌受難日代表著基督教徒們對心中信仰的虔誠,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一直被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