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真的像我們印象中的那么“柔弱”嗎
2017-06-01 03:10:2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興辦私學,突破官府壟斷,擴大教育對象的范圍,是當時社會上的最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興辦私學,突破官府壟斷,擴大教育對象的范圍,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生活在東周春秋末期,距離現在很是久遠,所以有關他的東西保留下來的其實并不多,世人對于孔子的形象還是比較模糊的,沒有一個清楚的定形。人們普遍認為
古代文人都是比較柔弱的,一般都是像電視劇中所演的那種白面小生,那么孔子在我們的印象中當然就是那種慈祥和藹的人了,但是,近些年,有人卻提出了孔子并不是我們想象當中的那么文弱,他其實是一名武術高手,可謂是文武雙全。那么這種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
據史書記載,孔子身高九尺有六,當時先秦的一尺就相當于現在的0.66尺,這樣推算下來,孔子可能比姚明還要高出一點,這可就是巨人了,又怎么會柔弱呢?另一方面,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他的父親是魯國當時有名的武士,建立過兩次戰功,力大無窮。
又一次在作戰中,中了埋伏,孔子父親僅憑一己之力把城門扛了起來,幫助士兵順利突圍。常言道:虎父無犬子。既然孔子的父親那么的勇猛,孔子又怎么會是文弱書生呢?
其次,孔子的儒家學識中有六藝,其中就包含射箭和騎馬,試想,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又怎么能教的了學生這些東西呢,所以,再一次證明了孔子是文武雙全的。
在中國古代,一直就是重文輕武的,所以孔子自然也就明白文化知識才是最為重要的,因此,孔子流傳下來的東西里面對于武就比較少了,也難怪人們都以為孔子很柔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