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完戰爭后成千上萬的尸體該如何處理?
2017-05-17 13:22:0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杜甫曾做過一首描述戰場尸橫遍野悲慘景象的詩,其中說到: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之前說過,戰場上的陣亡者無法選擇自己的身后事
杜甫曾做過一首描述戰場尸橫遍野悲慘景象的詩,其中說到: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之前說過,戰場上的陣亡者無法選擇自己的身后事。打掃戰場這種事一般都是由戰勝的一方來做的,因為失敗者連逃都來不及呢,更別說好好安葬自己同伴的尸體呢。
而戰勝方肯定是會好好對待自己同伴的尸體的,甚至還可以被帶回家中交于親屬處理,讓這些英雄魂歸故里。然而如何處理戰敗者的尸體,那就需要看勝利者的心情是怎樣的了。心存善念的會在戰場附近挖一個大坑,讓這些尸體入土為安,而運氣的不好的,則會被棄尸荒野,成為野獸的食物。
除了以上所述的方法之外,古人們還有這一種獨特的處理尸體的方法,并且還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筑京觀。所謂筑京觀,就是指將戰敗方的士兵尸體全部堆積在道路的兩旁,然后用土將這些尸體全部夯實,筑成一個巨大的金字塔形土堆,以此方法來最大程度地炫耀軍功。
關于“筑京觀”,歷史上有過這樣一個故事,據說當年隋煬帝曾命大軍進軍高麗,企圖一舉將其拿下,用以擴大自己的領土。可誰曾想,高麗軍民奮起反抗,最后竟成功殺退了入侵者,后來為了炫耀軍威,竟用這些倒霉的隋軍將士的尸骨筑起了京觀,狠狠地打了囂張的隋煬帝一記耳光。
然而這種方法在后來就遭到了廢除,原因就是以此方法來處理尸體會對環境造成很嚴重的污染,甚至還會發生瘟疫。
為了避免傳染病的發生,統治者開始決定以火葬來代替土葬和“筑京觀”,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節省墓葬空間,還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傳染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