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居然也有求關注的 砸天價名琴名聲大震
2017-03-17 22:53:5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文學也是一種傳播,創作者有體會,發而為文字,繼而分享。分享環節會影響詩人作家的創作激情,如果這個環節效果不理想,可能會打擊文青們的
文學也是一種傳播,創作者有體會,發而為文字,繼而分享。分享環節會影響詩人作家的創作激情,如果這個環節效果不理想,可能會打擊文青們的創作積極性,豈不聞賈島詩云“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急于取得傳播效果的態度躍然紙上。
古今人心一樣,如今的人玩微信,玩公眾號,講究的是閱讀量、粉絲量和點贊量,這和古代詩人希望分享的動機是一樣的。古人寫詩,也要賺點贊量,那么,他們是怎么操作的呢?一起看看唐朝詩人的示范吧。
燒錢求關注
陳子昂在長安
砸天價名琴
誰都知道“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這句詩,悲愴激昂,又有點蔑視古今和天下的氣概,此詩的作者就是著名詩人陳子昂。陳同學是個有才華有抱負的文青,不只是寫寫詩歌玩玩“自拍”而已,他要扭轉當時天下萎靡的文風,恢復質樸剛勁的建安文風。
不過,陳同學的資歷還嫩了點,雖然讀書多,有理論水平,天下的書都讀得差不多了,“經史百家,罔不賅覽”,可惜沒平臺,扯破嗓子喊都沒人搭理。公元679年,二十出頭的陳同學走出三峽,進長安學習,第二年趕考,結局是——落第。公元682年,陳同學再次趕考,結局還是一樣: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