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宦官安德海是一個假太監嗎
安德海8歲凈身入宮,25歲被丁寶楨斬殺于山東濟南。生前的安德海一直得到慈禧太后的寵愛,所以坊間有著很多他和慈禧太后的流言,其中最離譜的是傳言說他與慈禧太后有了一個私生子,而安德海不是太監的流言就由此而來。
說安德海是假太監的證據有二:
一是說安德海在得到慈禧的寵愛后,經常在皇宮之中尋歡作樂,弄的當時皇宮之中流言四起,這些流言最后還傳到了同治皇帝的耳中。聽到傳言的同治帝非常的氣憤,于是讓人留意太后的寢宮,終于有一次,安德海在尋歡作樂的時候,被同治皇帝抓住了,憤怒的同治皇帝狠狠地訓斥了安德海。事后,安德海向慈禧哭訴,慈禧不但沒有怪罪他,反而還責備了同治帝。試想,一個太監怎么會得到太后如此的寵愛。
二是安德海在同治七年,干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迎娶了一個年方19歲的美麗戲子。太監娶妻,這在當時堪稱是一件千古奇事了。慈禧太后對于安德海這種荒唐事,不但沒有阻止,反而還派人送來彩禮,賞賜了安德海很多東西。
安德海是不是太監,這個謎題在他死后得到了解答。丁寶楨在殺死安德海之后,為了發泄自己的憤怒,下令將安德海的尸體脫光衣服,暴尸三天,讓來往的民眾發泄自己的怒火。來往的民眾看到被脫光衣服的安德海之后,都知道了他是一個真正的太監,那么他與慈禧的那些流言就不攻自破了。
最后,慈禧不但沒有處罰丁寶楨,反而還夸贊他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安德海怎么死的
安德海是清末咸豐年間的御前太監,那么安德海怎么死的呢?我們知道明朝就有太監禍國專權,因此清朝吸取了明朝的經驗,對太監是有很多的限制,比如不許外出,官職不能超過四品等。安德海就是這樣的一個清朝太監。
但是安德海仗著慈禧太后的寵愛,恃寵而驕,經常在宮中目中無人。安德海只是一個六品的太監,但是在宮中連小皇帝、恭親王等人都不放在眼里。他還經常在慈禧面前搬弄是非,挑撥同治和慈禧的關系,使得小皇帝經常被慈禧訓斥。在同治八年時,安德海想要出宮游玩并趁機斂財,就再三請求慈禧讓他出宮為同治在江南置辦龍袍,并準備大婚時需要用到的東西。
慈禧同意后,安德海馬上就帶領一幫人前呼后擁的出京了。安德海雖然號稱是欽差大臣,但是身上沒有任何公文,也沒有通知各個地方官員。經過山東德州時,當地的知州對這件事感到很不解,如果是欽差過境的話,為什么沒有收到公文。于是就把這件事報給了巡撫丁寶楨。
丁寶楨早就對安德海的種種行為不滿,得知這件事后,馬上擬好密折,特別指出安德海身為太監私自出宮這一條,這違反祖制可是大罪。不久后,就受到了軍機處的密諭,密諭上的大致意思就是權權交給丁寶楨負責,將這個有罪的太監緝拿歸案。于是丁寶楨派人抓住安德海后,令隨從幾人指正他,隨后就將他就地正法了。
安德海墓
安德海被丁寶楨殺死之后,有關他死后的墓葬所在之地,現在有兩種說法。一是他被斬首之后,尸首被草草收埋,現在已不知道在何處了;第二種說法是,安德海被殺之后,他的尸首由族人運往家鄉安葬。
有傳言說,丁寶楨在斬首安德海之后,本來是準備將尸首拋棄于荒野,讓野狗餓狼分而食之的,但是在手下的幕僚的勸說下,才將安德海草草葬在一個亂葬崗上。以當時安德海生前的所作所為,丁寶楨有將他暴尸荒野的想法也不足為奇,那時的安德海在宮中權勢滔天,他仗著有慈禧太后的撐腰,在朝廷之中安插親信,掃除異己,丁寶楨早就對安德海的這種作為非常的痛恨。
丁寶楨在用計殺死安德海之后,就想將安德海暴尸荒野,但是手下的幕僚,勸他冷靜行事。因為雖然他順利的殺死了慈禧身邊的紅人,但是也有欺瞞慈禧的行為。慈禧為了平息民怨或許不會對他做什么,可是他如果做的太過了的話,那么慈禧可能會不顧一切的對他出手。所以,在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后,丁寶楨選擇將安德海的尸首匆匆埋于一個亂葬崗上。
但是,也有人說安德海的尸首是被他的同鄉收回家鄉安葬的。這種說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安德海在到達丁寶楨的地盤之前,先去了他的老家一趟,并將自己沿途所收的財富都分給了自己的族人。安德海在離開家鄉的時候也帶了幾個年輕人,準備回京好好培養,誰知還未回京就被丁寶楨所殺。
安德海被斬首之后,那幾個年輕人為了報恩,所以懇請當時的丁寶楨,讓他們將安德海的尸體帶回家鄉安葬,丁寶楨答應了幾個年輕人的要求,最終安德海被安葬在了自己的父母的墳墓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