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鐘琪的歷史評價 岳鐘琪的主要功績有什么?
岳鐘琪是清朝名將,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被乾隆贊為“三朝武臣巨擘”,立下赫赫戰功,為清朝的穩定與統一做出重要貢獻。
岳鐘琪是宋朝著名愛國將領岳飛的后裔,在清朝為官,并且幫助清朝鎮壓叛亂,使得這個人帶有兩面性。
在當時有許多漢族官員,認為岳鐘琪是漢奸,為滿族賣命,抹黑了他祖宗岳飛的名聲。對于漢族人來說,岳鐘琪是個判圖,是個罪臣。
然而就清朝統治者而言,岳飛實在是一個可堪大用的大將。屢次為清朝鎮壓西藏叛亂,后來還跟隨傅恒一起,鎮壓了大小金川叛亂,最后更是死在了平叛歸來的途中,燃盡了自己的最后一點精力。為了表彰他,清朝統治者多次作詩稱贊。
雍正帝三首:
其一
一掃攙槍凈,師旋蜀道中。
錦成休戰馬,玉寒集飛鴻。
智勇原無敵,忠誠實可風。
丹書褒偉績,還與錫彤弓。
其二
岷峨稱重鎮 ,專閫賴干城。
舊著寧邊略,新聞奏凱聲。
風霆嚴步伐,云日耀麾旌。
三捷成功速,歡騰細柳營。
其三
星馳露布自遙荒,青海西頭武烈揚。
帷幄由來操勝算,風煙早已靖殊方。
遠宜王化金湯固,丕振軍威壁壘張。
風送鐃歌聲載路,鼎鐘應勒姓名香。?
乾隆帝贊曰:“三朝師武臣,鐘琪為巨擘。車騎伐準夷,實其算之失。設誓誘張熙,忠誠天鑒赤。家居十余年,命董金川役。單騎入賊砦,大義示順逆。勇而且有謀,群番詟辟易。受降遂凱旋,實亦資宣力。所見綠營多,鮮或踵其跡。卓有古將風,書勛太常冊?!?/p>
作詩:“劍佩歸朝矍鑠翁,番巢單騎志何雄。 功成淮蔡無漸李,翼奮澠池不獨馮。早建奇勛能鼓勇,重頒上爵特褒忠。 西南保障資猷略,前席敷陳每日中?!?/p>
清朝進入穩定發展時期以后,就很少對外擴張,因而若是發生戰事,多半都是叛亂,或者是外敵入侵。岳鐘琪發光的年代,正是清朝叛亂接連不斷的時期,因此岳鐘琪作為一位將領,其主要功績就在于參與平叛戰亂。
康熙五十八年,準噶爾部策旺阿拉布坦遣將襲擊西藏,岳鐘琪倚為先鋒,前往平叛。前鋒是最艱巨的任務,往往要以最少的兵力,拿下最艱難的地段。在西藏平叛過程中,岳鐘琪戰功不少,其中最出名的便是他4000人拿下了稱為進藏第一險的三巴橋。岳鐘琪以:“宜乘敵未集而先發制之”,令懂藏語的士兵30余人,穿著藏族服裝抄小道持檄晝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抵達叛軍首領駐地——洛隆,出密檄示地方官,曉以利害,令協助緝捕噶爾等人。當夜擒5人,斬數人,聞者莫不震驚。借勢招撫六部數萬戶,打通了直達拉里的通路,為進軍拉薩鋪平了道路。
雍正元年,年羹堯舉薦岳鐘琪,以隨軍參贊軍事前往平叛。岳鐘琪不負眾望,撫定上詩東策卜、下寺東策卜、南川塞外郭密九等諸番部。
后來金川異變,乾隆起復當時已經當了平頭兒老百姓的岳鐘琪,前往鎮壓叛亂。岳鐘琪與大學士傅恒合作,部署適當,先以35000人破敵,示之以威,敵酋請降,后岳鐘琪又以驚人的膽略,親帶13騎入敵巢,降敵,使得大金川事態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