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證實 歷史上真的存在血祭
2017-03-14 12:58:5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隨著《羋月傳》的熱播,引起了社會公眾對戰國晚期宣太后及其所在時代的高度關注。近日從2015年度陜西考古新發現公眾匯報會上獲悉,秦東陵考
隨著《羋月傳》的熱播,引起了社會公眾對戰國晚期宣太后及其所在時代的高度關注。近日從2015年度陜西考古新發現公眾匯報會上獲悉,秦東陵考古重大發現,證實兵馬俑與羋月沒有一點關系,同時也印證了文獻中對血祭、肉祭等特殊祭祀禮儀的記載。
羋月傳劇照
兵馬俑與“羋月”有關系嗎?
沒有一點關系
2015年,偏居驪山西麓的山前臺地不時有全國各地的游客光顧,爭相一睹宣太后之葬地。
歷史文獻對宣太后的記載見于《史記·秦本紀》“昭襄王母,楚人,羋姓,號宣太后”、“(昭襄王)四十二年十月,宣太后薨,葬芷陽驪山。”以后,在《史記·范雉傳》《匈奴傳》《六國年表》及《戰國策》等先秦文獻分別對宣太后及其事跡進行了簡略的記述。
宣太后之葬地
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孫偉剛說:“從這些歷史文獻,我們可知宣太后是中國古代第一位太后。”
近期熱播的電視劇《羋月傳》創作靈感,源于愛好歷史研究的人,將兵馬俑坑中出土的兵馬俑身上的一個“脾”字陶文認為是“羋月”兩個字,從而認為兵馬俑坑也是秦宣太后所建的陪葬坑。
事實是這樣嗎?孫偉剛說:“從兵馬俑坑另外出土的一件兵馬俑身上的陶文來看,當時秦國文字中羋字中的‘艸’字頭寫法和那件‘脾’字刻畫符號差別很大。”也就是說,所謂“羋月”兩字為杜撰出來的。這個“脾”字與《說文解字》上記述的“脾”字寫法基本相同,可見,那件兵馬俑身上刻畫的就是脾胃的“脾”字,與羋月沒有一點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