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 <thead id="xjztt"></thead>
    <label id="xjztt"></label>

      <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span id="xjztt"></span>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東晉歷史上的北伐 屢屢興師北伐卻每每功敗垂成

      2017-03-12 13:20:5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東晉建立之后,中原地區已淪喪于胡人之手。雖然皇室及大多世族只想偏安江南,然愛國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規復失土為己任。故東晉自始至終

      東晉建立之后,中原地區已淪喪于胡人之手。雖然皇室及大多世族只想偏安江南,然愛國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規復失土為己任。故東晉自始至終,都有北伐之舉,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溫、劉裕等人的多次行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祖逖、桓溫、劉裕三人的先后北伐。

      首先北伐的是東晉名將祖逖。祖逖(266─321),字士稚,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人。西晉末年北方大族,曾與劉琨同為司州主簿,兩人同被共寢,聞雞起舞,志向宏遠。永嘉之亂后,祖逖率親黨數百家渡江,居于京口(江蘇鎮江)。。在東晉建國前,他就向司馬睿請求北伐,被任為豫州刺史。建興元年(313年)祖逖率部曲百家渡江,中流擊楫,發誓收復中原。當時中原郡縣系統已經崩潰,到處都是塢壁,祖逖采取靈活策略,招撫塢壁,屢破石勒,使黃河以南盡為晉土。當祖逖練兵積谷,為進取河北做準備時,晉元帝司馬睿擔心祖逖的發展對他不利,遂任戴淵為征西將軍,都督北方六州軍事,節制祖逖。祖逖眼看北伐無成,憂憤成疾,死于軍中。祖逖死后,東晉內部連續發生王敦和蘇峻之亂,朝廷忙于平亂,無暇北顧,石勒乘機占領了河南,晉軍被迫退到淮南,祖逖北伐的成果也化為烏有。

      永和元年,東晉王朝任命桓溫為荊州刺史,握長江上游兵權。次年(346年),桓溫乘成漢政權腐敗,內部不穩之際,率軍沿江直上,率軍入蜀。永和三年(347年),桓溫滅了氐人李氏的漢國,平定蜀地,聲威大振。桓溫(312-373),字元子,東晉大將,龍亢(今安徽懷遠)人。娶晉明帝女南康公主為妻,拜駙馬都尉,曾率軍三次北伐,欲收復中原。永和五年,北方再度混亂,桓溫多次請求北伐。六年,朝廷以揚州刺史殷浩為中軍將軍、都督五州諸軍事,并委以北伐重任,企圖以此對抗桓溫。可惜殷浩大敗而回,后更被免為庶人,由是內外大權遂集于桓溫一身。

      永和十年(354年),桓溫首次北伐前秦,他親率步騎四萬余人,連破氐族苻健軍,直抵霸上(今陜西長安東)。當地居民「持牛酒迎溫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圖今日復見官軍!』」(《晉書·桓溫傳》)桓溫因軍糧不繼,未能攻克長安,退返襄陽。永和十二年,桓溫第二次北伐,擊敗羌族貴族姚襄,收復洛陽。隆和元年(362年),桓溫向晉穆帝建議還都洛陽;又建議自西晉末年南遷的土庶人等,一律返回故鄉。但上自皇帝下至達官貴人,均安于江南一隅,不愿北還,紛紛反對。桓溫的建議未被采納。前燕趁東晉大臣相互猜忌和牽制之際,占領洛陽。第三次北伐是在太和四年(369年),桓溫率步騎五萬人大敗前燕軍,進抵枋頭(今河南浚縣)。可是前燕得到前秦的支援,截斷了晉軍的糧道,桓溫只得退兵。在退兵途中,晉軍遭到前燕騎兵的追擊,死傷三萬人。太和六年(371年),桓溫廢帝奕為東海王(即海西公),改立簡文帝,自己則以大司馬鎮姑孰專擅朝政,不久病死。東晉末年,北府將領劉裕控制朝政。占據山東地區的鮮卑慕容氏南燕政權,此時便乘東晉衰亂之際屢次侵擾東晉邊境。義熙五年(409年)二月,慕容超大掠淮北,劉裕興兵北伐。

      四月,率水軍從建康北上,沿淮河,越大峴(今山東沂水北穆陵關),次年攻破南燕都城廣固(今山東益都西北),收復青、兗兩州,追獲慕容超,斬首建康。七年(411年),鎮壓盧循起事軍。八年(412年),消滅了劉毅,以及可能形成威脅的諸葛長民、晉朝宗室司馬休之等,清除異己勢力,鞏固了后方。九年(413年),西攻譙縱,收復巴蜀。十二年(416年)后秦主姚興病卒,子姚泓繼立,兄弟相殺,關中擾亂。劉裕乘機率大軍分兵四路北伐后秦,進攻關洛。途經黃河,擊敗北魏軍。翌年進克洛陽,至潼關,命大將王鎮惡直趨長安,姚泓投降,后秦亡。晉軍收復長安,在少數民族統治下達百年的漢族百姓紛紛響應。這時留在朝廷坐鎮的尚書左仆射劉穆之病故,劉裕怕政權旁落他人之手,便留次子劉義真鎮長安,王修、王鎮惡等率兵萬余輔佐,自己倉促返回建康。長安留守軍內訌,夏主赫連勃勃乘機奪取關中。劉義真雖被迫撤出長安,但自潼關以東、黃河以南直至青州已為南朝版圖,江淮流域得到保障,這是祖逖、桓溫、謝安經營百年所未能達到的。劉裕在朝廷中聲望也達到極點,進而實現禪代。

      縱觀東晉王朝,雖曾屢屢興師北伐,然北伐之軍每每功敗垂成,始終未能恢復中原、完成一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朝廷多方牽制。東晉王室害怕北伐將帥功高難制,故對他們多方限制、監督,不肯充分信任與支援。祖逖之北伐曾受晉元帝之掣肘。桓溫反對「永結根于南垂,廢神州于龍漠」的茍安態度,請求還都洛陽、「一切北徙」,但上表至十數次均不得批準。其次,東晉的世族又多茍且偷安。當時皇室和南來之北方世族均把江南當作人間樂土,醉生夢死,貪圖茍安,胸無大志。如有的大臣認為「田宅不可復售,舟車無從而得」,還都洛陽系「舍安樂之國,適習亂之鄉」。江南本地的望族受朝廷重用,也不希望皇室北還。南北世族對寒族出身的將領更是多方排斥、處處牽制。

      北伐失利的另一原因是內亂頻連不斷。東晉偏安江南,大權多握重臣悍將之手,致內亂頻生,如王敦之亂、蘇峻之亂以及桓玄篡立等等,影響了北伐的根本大計。此外,北伐的將帥又每多心懷叵測。北伐將領之中,固不乏忠義之士,如祖逖等,但也有的像劉裕等人,具有政治野心,每區區權衡個人之利害得失,未能把北伐堅持到底。除了上述西晉方面的因素,北伐失敗的重要原因在于當時北方胡人武功頗盛。五胡之政權雖呈割據紛爭之態,但整個北方均為其所占,勢力十分龐大。加以胡人多勇敢驃悍,一時很難制服之。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看|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18和谐综合色区|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激情综合网|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草原 |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 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综合|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一个色综合国产色综合|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五月| 无翼乌无遮挡全彩老师挤奶爱爱帝国综合社区精品 | 久久本道久久综合伊人|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一本综合久久国产二区| 综合久久国产九一剧情麻豆| 午夜激情影院综合| 日韩欧美色综合网站| 伊人情人综合成人久久网小说|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久久综合视频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