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遠艦的最后十分鐘 船上可能存在“狙擊手”
“根據目前發現的文物,我們甲午歷史研究者認為實際上我們發現了疑似管帶鄧世昌的艦長房間?!?日,參與致遠艦考古行動的知名歷史學者薩蘇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薩蘇說,從這些文物中不僅可以發現致遠艦作戰的慘烈,更可以發現當時不僅鄧世昌,整個致遠艦上的官兵忠于職守,戰斗到軍艦沉沒。
更多文物出水
發現疑似鄧世昌房間
隨著遼寧丹東港沉船被確認為致遠艦,有更多文物陸續出水。
薩蘇說,目前這些出水文物屬于致遠艦的船尾區域。在這個區域里發現的軍官艙,薩蘇等學者認為很有可能是管帶鄧世昌的艦長房間。
“首先這里發現了四枚方形舷窗,致遠艦上方形舷窗的位置就在鄧世昌艦長套間的外面?!彼_蘇說,其中三枚舷窗在船舷的一側,另外一個在另一側。
其次這里發現了浴缸等盥洗設備的碎片。薩蘇說,致遠艦是在英國訂造,根據西方慣例艦長房間里有浴缸、餐廳等空間和配備。
“另外,在艦長房間外,左右各有一門格林機關炮,這次也發掘出一門,成為判定為致遠艦的關鍵文物之一?!彼_蘇說,這些間接證據都指向這里是鄧世昌艦長房間的位置。
121年前的舷窗仍閃爍黃色光芒
在4日水下考古隊在確認致遠艦身份后第一次水下發掘前,今年久旱的丹東地區曾下了一天的雨,海風和海浪都很大,當時還在船上的工作人員不得不退到岸上。
“4日當天天氣極好,下水后,眼前的一幕讓考古隊員倍感吃驚,一枚舷窗呈現出原本的黃銅顏色,甚至還閃爍著黃色的光芒?!彼_蘇說,“這枚舷窗此前已經發現,但尚未打撈出水,當時這枚舷窗上布滿海洋生物已經看不出原樣。”對于這神奇的一幕,薩蘇說:“可能是因為考古抽沙工作改變了周邊的水文情況,再加上大風和海浪,使上面附著的海洋生物摩擦掉了。”
海底文物還原致遠艦最后十分鐘
1 海底發現了步槍子彈
當時船上可能有“狙擊手”
薩蘇說,海底文物讓致遠艦更多秘密將被揭開?!霸诤5走€發現了步槍子彈,其中一些是使用過的彈殼,當時在船上為什么會使用步搶?”薩蘇說,據他分析有兩個可能,一是在致遠艦向日艦沖鋒的時候,船上的陸戰隊員拿起步槍向敵艦射擊,第二個是當時船上可能有神槍手充當了狙擊手的功能,在韓國電影《鳴梁海戰》中當時日艦有手持火銃的狙擊手。“這說明在海戰中,船上的陸戰隊員們一直是以這種方式表達自己不屈的斗志?!彼_蘇說。
2 將士遺骸上有焚燒痕跡
船員們都是在烈火中堅守崗位
在目前發現的北洋將士的遺骸上面都有烈火焚燒的痕跡。薩蘇說,從這些遺骸上能看到他們經歷怎樣慘烈的戰斗?!凹孜绾鹬校瑏磉h艦中了日軍使用的下瀨火藥炮彈,船上燃起大火。戰后來遠艦開回港口,打開艙門后,發現這些船員都有不同程度燒傷?!彼_蘇說,致遠艦比來遠艦中彈要多,特別是在沖鋒時,遭到了難以想象的炮擊,“這些船員都是在烈火中堅守崗位?!?/p>
3 一枚魚雷引信已插上雷管
當時的魚雷已經處于待發狀態
薩蘇說,當時一名英軍的下級軍官記載他看到的致遠艦最后航程,他表示致遠艦在沖向日本艦隊的時候艦身已經傾斜,從它的艦身兩側排水口中不斷排出白色的泡沫。這艘戰艦艦身傾斜,卻以最高的時速勇往直前,它的火炮已經停止射擊,只有桅盤中的機關炮開火。
薩蘇說,海底發現的一枚魚雷引信已經插上雷管,這說明當時的魚雷已經處于待發狀態,“在致遠艦最后的關頭,船員們各司其事,他們可能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接近敵艦,要么撞沉它,要么發射魚雷擊沉它?!?/p>
4 艦體劇烈爆炸最終沉沒
大爆炸可能來自致遠艦鍋爐
但最終一聲巨大的爆炸聲使得戰場沉寂下來,致遠艦是在距離日本艦隊約一公里處走完了自己的航程。致遠艦的體內發生劇烈爆炸,軍艦的船頭先行下沉,艦尾高高豎立到空中,但螺旋槳仍然在不停地旋轉。不到十分鐘,這艘巡洋艦就徹底消失在了大海之中。
這聲大爆炸很可能就來自致遠艦的鍋爐,這或許可以解釋鍋爐的構件之間為何如此遠離、分散。薩蘇說:“英軍的描述再加上海底的文物的相互印證,使我們知道在這場大海戰中鄧世昌不是一個孤獨的英雄,他和他的戰友們都無愧于中國第一代職業海軍軍人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