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第一位女將軍 差點成陳毅夫人的奇女子
“將軍為何多憔悴?半為蘭畦半為茜” 這是新四軍軍部顧問兼戰(zhàn)地服務團團長朱克靖寫的一首調侃陳毅的詩,詩中的“蘭畦”指胡蘭畦,“茜”指的是后來成為陳毅妻子的張茜。胡蘭畦就是本文主角,她是中國近代第一位有正式軍銜的女將軍。
反清復明的世家女
1901年農歷6月22,胡蘭畦出生于四川成都北門內醬園公所街。其祖胡大海是明代開國功臣,其父胡卿云為哥老會大爺,整個家族一直從事“反清復明”活動。
1921年秋,一心尚新的胡蘭畦來到川南師范附屬小學當了教員,在瀘州,胡蘭畦受吳玉章、惲代英等人影響,加入馬克思主義研究會,與杜黃一道發(fā)起成立了四川省女界聯(lián)合會,并參與籌備川南女界聯(lián)合會、成都婦女公會等活動。
1924年,國共合作正式開始,國民革命如火如荼,胡蘭畦決心離開成都,時,全國學聯(lián)要在上海召開第六屆學生代表大會,胡蘭畦作為四川女界聯(lián)合會代表列席。為給自己籌集路費,胡蘭畦把家里的房子抵押給親戚,得了200元錢,拿出50元送給了其他3位代表,然后離開了故居,奔赴上海參會。
投身第一次大革命加入共產黨
1925年3月,胡蘭畦和思想較為進步的川軍青年軍官陳夢云結婚。1926年3月,胡蘭畦和陳夢云奔赴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被派往以何香凝為部長的中央黨部婦女部工作。在廣州,胡蘭畦結識了周恩來、鄧穎超、李富春等中共代表人物,也結識了何香凝、李濟深及李宗仁等國民黨左派。
1926年秋,在北伐戰(zhàn)爭中,胡蘭畦被派回四川領導婦女運動,組織了合川婦女聯(lián)合會。不久,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來川招收女生,胡蘭畦突破陳夢云的阻力,毅然從戎,順利考入武漢中央軍校,被編入女生隊。
1927年7月,汪精衛(wèi)叛變革命,寧漢合流,武漢軍校解散。胡蘭畦領到一張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第六期畢業(yè)證后,按陳毅要求,前往中央婦女部工作,與何香凝一道團結國民黨左派,掩護了許多共產黨員。
1929年2月,蔣介石親自下令將以胡蘭畦為首的11名要犯驅逐出江西時,恰逢江西省政府決議派胡蘭畦到歐洲考察社會救濟事業(yè)。對胡蘭畦而言,這真是絕處逢生。1929年,胡蘭畦開始了漫長的德國留學生涯。1930年10月,在廖承志和成仿吾的幫助下,胡蘭畦終于在柏林加入了共產黨,成為我黨秘密戰(zhàn)線上的一位勇猛戰(zhàn)士,并在此期間結識了宋慶齡、蔡特金等著名人士。
奔赴抗日前線成為第一位女將軍
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后,胡蘭畦自告奮勇招募進步女青年,在何香凝的支持下,于1937年10月5日成立了上海勞動婦女戰(zhàn)地服務團。當天下午,女兵們即奔赴抗日前線,進行宣傳教育和戰(zhàn)地救護工作。
胡蘭畦率領的戰(zhàn)地服務團是抗戰(zhàn)中堅持時間最久、人數(shù)最多的戰(zhàn)地服務團。在3年多時間里,胡蘭畦率領服務團的姑娘們,足跡遍及滬、蘇、皖、浙、贛、湘、鄂、豫等省,被譽為“戰(zhàn)地之花”、“當代花木蘭”。
1939年7月,周恩來在延安中國女子大學開學典禮上高度贊揚了中國婦女在抗戰(zhàn)中的積極作用,不久,蔣介石委任胡蘭畦為國民政府軍委會戰(zhàn)地黨政委員會少將指導員,并派她到第二、六、九戰(zhàn)區(qū)工作。胡蘭畦由此成為近代中國第一位女將軍。
與陳毅的坎坷戀情
陳毅與胡蘭畦曾有白首之盟。陳毅稟告父母,得到同意。然而組織上卻不同意,項英曾親自找胡蘭畦談話,說二人倘若結婚,則胡的黨員身份就暴露了,“你這個國民黨的將軍,還是留在國民黨部隊里,對革命更有貢獻”。二人只好痛哭而別,陳毅致信胡蘭畦說:“馬革裹尸是壯烈犧牲;從容就義是沉默犧牲,為了革命,我們就吃下這杯苦酒吧。假如我們三年內不能結合,就各人自由,互不干涉。”這二人,最后也沒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