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上曹操親手授予“光榮之家”的人是誰
魏蜀吳三國魏最強盛,曹操自稱“雄兵百萬”“戰將千員”攻城掠地勢如破竹,文有程昱、荀攸、郭嘉,武有張遼、曹仁、徐晃,這些一等一的文臣武將為曹操兼并各地建立了不朽功勛,其中功勛卓著者被加官進爵、封侯賞地,其家庭子女均享得了榮譽。可是還有一些 “小人物”們,他們犧牲自己的生命為曹操賣命,曹操及其繼任者們是如何獎勵他們的呢?
一、舍生取義的應余
宛城是魏國據守蜀軍的戰略要地,時而被蜀軍攻取時而又被曹魏收復,因戰局動蕩,守將侯音煽動民眾反叛占據了城池,欲劫持太守東里袞,應余時任太守辦事員,按說他一個沒有職級的小辦事員完全可以只身逃脫或人云亦云,也可以像墻頭草一樣隨風而倒,可是他卻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的挺身而出與叛軍對抗,失敗后又不顧個人安危保護太守逃出困境,侯音派騎兵追趕十余里,應余眼看著追趕的人張弓搭箭欲射死東里袞,他勒馬站住讓東里袞先走,自己以身遮擋利箭,身中七箭依然對追趕的將士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他說,侯音造反必不得好報,你們都是好人,為什么聽他的指揮?一旦大軍到來,你們后悔不及。一邊嚎啕一邊血淚俱下,追兵見他如此義烈遂暈倒在地繼而轉頭而去,應余也隨即倒下血盡人亡。
二、刺殺費祎的郭修
費祎是蜀漢名臣,是諸葛亮中意的接班人之一,他與蔣琬一起共同輔佐劉禪近20年,曾經率軍抵御曹魏的大舉進攻獲得勝利,他雖然執政多年,但卻長期駐軍在外,沒有死在槍林彈雨之中卻死在名不見經傳的郭修(一說為郭循)之手。
郭修官任魏國六百石的中郎,處級干部,曾經被姜維俘獲,因有名望被劉禪委任為左將軍。郭修偽降蜀漢欲行刺劉禪,終無機會得手,所以潛伏下來以圖后事。公元253年,費祎舉行新年大會,郭修懷揣匕首應邀赴會,宴會上,費祎酩酊大醉,被郭修刺殺身亡,郭修自然也被剁成了肉泥。
三、寧死不屈的劉整
公元254年,東吳諸葛恪兵圍合肥新城,魏鎮東將軍毌丘儉派劉整出城搬取救兵被東吳俘獲,拷問之下一無所得,拷問者說,諸葛公欲活汝,你還是招吧。劉整大罵:死狗,此何言也!我生為魏國人死為魏國鬼,不茍求活,想殺我就快點動刀,啰嗦什么!隨后便不再答話,吳軍無奈只好成全了劉整。
四、視死如歸的鄭像
劉整被殺,合肥新城又派出一位叫鄭像的繼續劉整的任務,當東吳得知消息時,鄭像已經脫離東吳的包圍圈,諸葛恪派快馬急追將其抓回,重金利誘讓他在合肥城下向魏軍大喊“大軍已還洛,不如早降。”鄭像表面答應到了城下卻大叫“大軍近在圍外,弟兄們努力!”東吳兵用刀堵住他的嘴,他依然大呼,城中人眼看著鄭像倒在東吳刀下。
五、替縣長收尸的王簡
王簡是魏國玄菟郡高顯縣的普通居民,由于官吏與縣民造反,縣長鄭熙被殺,尸體棄之荒野無人埋葬,王簡趁人不注意把縣長的尸體偷藏起來,然后星夜兼程運到郡衙交給了官府。
這些名不見經傳的人所做出的犧牲和貢獻,經過一級級上報,最后終于得到曹魏最高首腦的表彰。郭修、劉整、鄭像被追封侯爵,兒子接班成了“鐵飯碗”。應余的事跡是在曹仁平定侯音叛亂后專程向曹操作了匯報,曹操被打動,嗟嘆良久說,應余是個好同志,應該樹立這樣的榜樣。接著拿起紙筆書寫了遒勁的“光榮之家”四個大字命人制作牌匾,并要求地方為應余重新修建別墅,選擇良辰吉日親自慰問烈屬,親手將“光榮之家”牌匾掛在應余家的門楣上并通令嘉獎。這次隆重的表彰,在《三國志》援引“楚國先賢傳”的記載是這樣的:“太祖聞之,嗟嘆良久,下荊州復表門閭,賜谷千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