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林彪和戴笠對話內容 蔣介石竟被嚇得發抖
1971年秋,林彪命歸大漠。蔣經國向蔣介石報告說發現了一份關于林彪的檔案,是戴笠在西安與林彪那次秘密談話的書面資料,但已經在絕密檔案中塵封了幾十年,蔣介石戴著花鏡仔細地看完這份記錄后,面色發青,雙手顫抖不已,連連嘆息道:“雨農(戴笠字)誤我大事啊!”
蔣介石為人陰暗、城府極深,向來不茍言笑,但每當對人談起他打天下的大本營——黃埔軍校,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立時情緒高漲,口若懸河。在擔任黃埔軍校校長期間,蔣介石一共培訓了23期黃埔學員,其中一期和四期的畢業學員是他最引以為傲的。
呂夢熊,賀衷寒,宋希濂,胡宗南,杜聿明這些一期的良將美才都是在蔣介石的耳提面命下成長起來的。四期優秀人才更多,而且后來大都成了國民黨軍界的佼佼者,如和劉伯承齊名“不敗將軍”的胡璉,鼎鼎有名的張靈甫、潘裕昆、高吉人、劉玉章,都出自四期。
但是在這些所謂的“高徒”中有一個人令蔣介石不能釋懷,這個人就是林彪。林彪曾經也是黃埔學員,蔣校長的學生,卻在后來的戰場上讓國民黨的部隊吃盡了苦頭。在遼沈決戰前的軍政會議上,蔣介石曾扼腕感慨說:“……這個人就是林彪。
我要表揚他,他是黃埔最優秀的將軍,因為他把他的學長和教官都打敗了。我這個校長失職啊,在黃埔對他關心不夠,以致他投奔了共產黨。我對在座諸位很關心,但是卻讓我非常失望,我很痛心。”
其實,林彪在黃埔期間與蔣介石有過接觸,蔣介石也曾拉攏過林彪為其效命。只是他沒有意識到正是由于自己的疏忽錯失了人才。
第一次食言
孫中山逝世后,汪精衛成了國民黨的指揮者,他繼續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政策,繼續國共合作,準備北伐。1925年11月,國民黨右翼召開西山會議,反對聯共。前蘇聯顧問季山嘉和蔣介石關系不和,他竭力拉攏汪精衛反蔣。蔣介石很是煩心,于是前往黃埔散心。
當時,黃埔四期步科的學生正在上戰術課,蔣介石沒有驚動任何人,只是悄悄地坐在了教室后面。課題是以前不久發生的惠州攻堅戰為例,要學員分析這次戰斗的取勝要素。這一仗恰巧是蔣介石親自指揮的,他當然對此再熟悉不過,于是興致盎然,聽得津津有味。
學生們輪番上臺,口說筆劃,滔滔不絕……蔣介石心里哼一聲;不置可否。輪到林彪上臺,只見他一臉怯生生的模樣,也不多言語,就開始在黑板上畫起惠州地形圖。
他畫得很仔細、很投入,城郭民居、地勢地表、山川河流,一一標點清楚,就憑這一手,蔣介石已不用往下看了,斷定該生是個非常有心的人,他已經把這一課鉆研精熟,透徹到如同了解自己的掌紋一樣。
用兵之道,在于謀定而后動。林彪憑著對戰爭精髓獨到的理解給蔣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悄悄地走出教室,吩咐隨行的人,下課后,讓林彪去校長室見他。
這一次談話,十多年后蔣介石仍記得每一個細節。當年林彪雖然只是一個學生娃,卻是城府森嚴,惜語如金。在以往與人的談話中,蔣介石一向是多問少答,始終掌握主動。但與林彪則難進行,因為林彪從不多答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經過深謀熟慮,極得體,極中聽。
蔣介石有一股怪怪的感覺,年輕人本應該血氣方剛,朝氣蓬勃,很少有像林彪這樣少年老成,這樣有心機。憑著直覺,他意識到坐在他面前的乃是難得一見的將才,但卻很難駕馭、讓人捉摸不透。
師生一問一答,時間不知不覺過得很快。這時,校長辦公室秘書陳立夫敲門而入,報告說,汪黨代表精衛也上黃埔了,請蔣校長前往議事。“娘希匹!”蔣介石嘴里憤憤地罵了一句。
自從廖仲愷死后,汪精衛便接任了軍校黨代表職,又把手插到黃埔來了,很明顯是想擠進蔣介石的勢力范圍。這讓蔣介石很惱火。但當時汪精衛畢竟是廣東政府的一把手,他還得忍住氣與之虛與委蛇。
正在氣頭上的蔣介石調轉身氣呼呼而去,卻忘了與林彪打聲招呼。林彪的自尊心極強,他覺得這個校長太善變,也沒有真正地看重自己。
剛才還說著鼓勵他,要提拔他的話,現在卻一下子變了臉,居然不打招呼就走了,把自己冷在一旁,林彪深感受辱,對此事耿耿于懷。林彪與蔣介石初次見面便以這樣的方式不歡而終。
軍事之旅,之后他出江西,鬧八閩,戰長沙,揚名天下。
第三次食言
1941年10月,林彪從前蘇聯養傷回國,中共中央立即通知國民黨方面,希望在林彪途經西安轉道延安時能給予關照。蔣介石聞聽是林彪,立即重視起來。因為他已經打好了拉攏林彪的如意算盤。
他專門讓居蔣介石“十三太保”之首、三十四集團軍總司令,人稱“西北王”的胡宗南飛了一趟重慶,并親自交待了注意事項,讓其和戴笠配合,負責林彪的安全。但是戴笠的行動卻是秘密的。
蔣介石指示胡宗南說:“接待林彪以熱情體貼為妥,務必使其感到親切隨和,賓至如歸。”胡宗南不敢怠慢,也不管自己是林彪的學長兼上級,輕車簡從地來到了林彪下榻地即十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所在地七賢莊。
胡宗南也算得上是個響當當的人物,開土封疆,率甲十萬,權傾一方,但他對林彪卻是實實在在的敬佩,因為有了蔣介石的交待,加上他也是個軍人,所以他對林彪的尊敬、欽佩并不是裝出來的,這種情緒也感染了林彪,平時少言寡語的他也變得健談起來。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兩人的話題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竟忘了幾年前還是敵對雙方。
胡、林二人談話之后,戴笠又粉墨登場。戴、林的這次會晤,胡宗南安排得極為秘密,專門找來了不屬軍隊系統的西安警察局的人來做安保工作,當時七賢莊封鎖得密不透風。
夕陽西下的時候,胡宗南親自駕車來到七賢莊,之后戴笠等人從車里跳了出來,林彪走出來迎接,林與那人似有默契,也不打招呼,那人一個閃身鉆進了八路軍辦事處。他便是戴笠!
胡宗南四下觀望了一番,便駕車返回了府邸。由于這次行動事關重大,胡宗南在凌晨時見戴笠還不答復,便拿起電話撥通林彪留下的號碼。電話那邊林彪的聲音讓胡宗南很是激動,戴笠的聲音顯得更是興奮,他讓胡宗南不必牽掛,說他和林彪還有許多話要談,大約天亮前趕回。
戴笠回來后像是吃了興奮劑,洗了把臉便關起門來整理他與林彪的談話。中午時分,胡宗南前來看望,見戴笠還在奮筆疾書,并且有意無意地擋著他的視線。他雖心中不快,但出于自尊也不好打聽。
回到重慶后,蔣介石詢問戴笠西安之行的收獲,他說已經把委座交代的許諾給了林彪,之后草草敷衍了蔣介石一番。戴笠這個人好大喜功,在飯做好之前不愿意揭開蓋子,想出乎眾人意料地放一顆衛星,而蔣介石也一直被蒙在鼓里,以為林彪不為所動,就不再過問此事,以致于林彪認為蔣介石對自己不重視。
國民黨敗退臺灣后的1971年秋,林彪已經命歸大漠。蔣經國向蔣介石報告說發現了一份關于林彪的檔案,是戴笠在西安與林彪那次秘密談話的書面資料,但已經在絕密檔案中塵封了幾十年,蔣介石當即吩咐把那份文件找來,他戴著花鏡仔細地看完這份記錄后,面色發青,雙手顫抖不已,連連嘆息道:“雨農(戴笠字)誤我大事啊!”至于戴笠究竟怎樣耽誤了大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結果上看,應該是他的好大喜功導致了蔣介石對林彪的拉攏計劃再次告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