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曹操”徐世昌 北洋在位最長的“翰林總統”
翰林總統徐世昌:徐世昌:字卜五,號菊人。前清舉人,后中進士。自袁世凱小站練兵時就為袁世凱的謀士,并為盟友;1905年曾任軍機大臣。1922年,辭掉總統職務。自此退出政界,晚年多次拒絕日本人的勸誘,不供偽職。
1918年10月,徐世昌正式成為民國大總統,經歷了五四運動,經歷了直皖戰爭和第一次直奉戰爭,直至1922年6月被直系軍閥曹錕和吳佩孚趕下臺,共在位三年零九個月,他創造了一個紀錄——北洋時期歷任總統中任期最長。當然,徐世昌也是唯一的一位文人總統,因為他又是前清的翰林。翰林總統,這個奇怪的稱呼映射出諸多晚清民國的政治風云。
袁世凱親家多,以政治聯姻的方式,拉攏政要。徐世昌老鄉多,以地緣業緣的方式,聚合資源。袁世凱小站練兵,徐世昌以翰林身份,作為袁世凱的幕僚。不怕袁項城,就怕徐東海。徐世昌因為城府深,喜怒不形于色,被袁克定稱為“活曹操”。當官是個技術活,穩重的徐世昌,進退自如,總能給自己留個后路。
1922年6月2日,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周自齊率領全體閣員,來到中南海聆聽大總統訓令。這天是徐世昌歡迎駐英國大使顧維鈞參加華盛頓會議凱旋。大總統正講著話,平地起風雷。總統府秘書長急沖沖地遞給徐世昌一封電報,徐世昌一過目,神情嚴峻起來。他緩緩地望著諸位民國要員,語氣沉痛地說:“鄙人與諸君子有此宴會,甚為欣幸。一則為顧公使洗塵,二則……”徐世昌說到此處,一時哽咽:“二則向諸君辭行。”全體閣員和來賓聞之嘩然。本來一場接風宴,瞬間變成送別酒。
徐世昌率眷屬從前門車站找到一輛備用專車,匆匆上車離京。火車開到楊村時,徐世昌想起到北京赴任大總統時,在楊村車站,前來拜謁的軍閥爭先恐后。小小的楊村車站,往來的政客難以計數,來來往往,都是歷史站臺的過客。徐世昌想起當年曹錕在迷蒙的夜色中前來,如今他從總統寶座上被曹錕趕下臺,百感交集。
武夫當國,軍閥亂政,徐世昌一介文人何為?徐世昌寓居天津英租界后,自書“退耕堂”,過著風輕云淡的日子。每日讀詩、寫字、作畫、種菜、寫日記,兩耳不聞窗外事了。每日練氣功,在呂祖像前磕頭一百下,從未間斷。值得一提的是,徐世昌書畫俱佳。他任總統期間,扶持國畫。1920年,以總統之尊,成立“國畫研究社”,聘請國畫大家周肇祥主事,撥巨款明令成立北京藝術篆刻學校,陳師曾任校長,齊白石、王夢白等執掌教席,一時名流薈萃,雅士云集。
1939年6月6日,這位“國之耆宿”天津病逝,享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