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元璋選妃子為何都來自民間女子?
2017-07-06 12:28:0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明朝的后宮里的妃子和其他朝代后宮絕對不一樣,不是什么大家閨秀,更不是什么朝廷重臣之女,都來自民間平凡普通。這是為什么呢?我們都知道
明朝的后宮里的妃子和其他朝代后宮絕對不一樣,不是什么大家閨秀,更不是什么朝廷重臣之女,都來自民間平凡普通。這是為什么呢?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封建制度從秦始皇時期就開始了,到明朝的時候也差不多有了幾千年的時間,也慢慢發展到了最高峰,最頂峰的時期。
所以,在明朝建國初年的時候,明朝的皇帝和眾大臣們為了吸取其他朝代的經驗,為了好好的穩定政權,為了使得明朝的長治久安。因而,他們吸取了外戚干政的教訓,嚴格的控制外戚的勢力。所以,他們決定:妃子都在民間選取。因而,根據《明史》記載,朱元璋甚至在洪武元年的時候修了《女訓》,用《女訓》來管理后妃。
在選擇妃子方面,朱元璋也有規定“凡天子、親王之后、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佛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間”。所以,如果你去看看明朝后妃,你就會發現,后妃大部分都是來自于民間,家世好的人很少。明朝之所以不接受大臣們的子女和家世好的女子,而是選擇一些家境不好,家境清貧的女子。都只有一個原因:不想發生外戚干政的事情,更想以此去輔佐皇帝去好好處理政事。
就比如明代宗朱祁鎮的生母——吳賢妃,她就是出生貧苦,更有可能是罪臣之后,還當過侍女。但是最后還是當了賢妃,生的兒子最后也成了皇帝。不過,話說,吳賢妃的命運卻不好,最后落得個夫死子亡孤寂而終的悲慘結局。想來就是命中注定,雖然明朝在選妃的時候很注重,選的都是小家碧玉。但是,明朝卻出現了宦官干政的現象,明朝最后也因政權腐敗而結束了自己的命運,最后亡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