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慈禧的“亂”情史 揭她和李蓮英的那點事
慈禧大太后,老佛爺,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書本還是段子,她的故事已經被演繹了太多太多遍,但是現在慢慢回看過去,依然有很多地方值得人們茶余飯后去談論,也許這就是慈禧作為歷史上一位傳奇女強人的獨到魅力吧。
談到慈禧,有一個人不得不說,而且是首先要說。那就是幾乎無人不知曉的“太監”這一職業的代言人李蓮英。說起李蓮英這個人的一生,還有他與慈禧老太后之間的欲罷不能的關系,也是著實有趣。
李蓮英,原名李進喜,“蓮英”是慈禧太后賜的。李蓮英九歲進宮,六十歲出宮,期間陪伴了慈禧太后幾十年,可以說是慈禧太后最親密的人。細數慈禧太后的一生,如此傳奇的一位女強人,關系如此密切的也就僅僅兩個,一個是大太監安得海,另一個就是同為大太監的李蓮英了。只是不同的是,前者因為倍受寵信,飛揚跋扈,讓人瞅準了機會一刀把腦袋給劈了。而李蓮英獨以善得終老,這其中,慈禧太后的寵愛是一部分,另一部分,也跟李蓮英自己的為人處事方法有很大關系。
李蓮英小時候出身貧寒,不得已才凈身入宮。入得宮里肯定也只是先做些雜七雜八的事情,根本沒機會在慈禧面前伺候。因為在當時慈禧面前的紅人還是大太監安得海呢,李蓮英只是個剛剛進宮的十幾歲的小毛孩而已。那李蓮英最后是怎么抓住機會,并且一舉征服了慈禧太后的芳心的呢?
這件事還是要從慈禧太后說起。當時,慈禧也還是個顧盼生姿的貴妃,還不是佛爺。女人有愛美之心那是肯定的,慈禧也希望自己能夠打扮的冠絕眾妃,贏得皇帝的更多恩寵。但是宮里負責梳頭發的小太監老太監,都是些個不識人間肉味的生計,沒見過世面,也不會創新,每天給慈禧太后梳的頭發肯定也是千篇一律,到最后慈禧看到自己的頭發也都厭煩了,更何況是皇帝哥哥。于是李蓮英詳細的分析了慈禧太后的需求和痛點,發現慈禧太后之痛,在于發型太老舊。于是聰明的李蓮英立馬請了十幾天的假,直奔京城的青樓而去。青樓里的女子,當然沒有宮里深閨大院里的規矩,都是比較時髦和前衛的,因此,頭發做的也是流光溢彩,整個人也就顧盼神飛了。
李蓮英這十幾天就喬裝打扮做賣胭脂香皂的小貨郎,混跡在這青樓胭脂巷里。激動之余(當然激動也沒有用)李蓮英就默默的在心里記下那些青樓女子好看的發型,十幾天下來,也積攢下三十幾種不同的發飾。回到宮里,李蓮英就每天拿宮里的小丫鬟練手,也不知有多少小丫鬟的頭發在他手里糟了秧。
終于,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苦練,李蓮英練就了一手梳發飾的好本領,并最終爭取到機會,得以斗膽將青樓女子的發型梳到慈禧頭上,并且贏得鳳心大悅。自此以后,李蓮英得以每天能夠給慈禧梳頭,并且一步步青云直上,那是后話。可以說,這一個多月的時光,是李蓮英人生軌跡的重要轉折點,一生權高位重生涯的開始,竟然起始于一段梳頭發的經歷。
自此以后,李蓮英憑借著自己讓慈禧太后欲罷不能的梳頭發的技藝,加上自己善解人意,靈活變通,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人生權利和位置的穹頂。因為紅極一時,不免有人眼紅讒害,但當時都被慈禧太后一一平息。甚至于慈禧太后百年之后,李蓮英仍然能夠得以善終,這種情況在歷代受當朝君王寵信的臣子中也并不多見。
在李蓮英的墓志銘里寫道:“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懈怠”,這是李蓮英一生的寫照,兢兢業業,戰戰兢兢,深諳朝政,不出風頭。這也許就是李蓮英能夠在慈禧太后百年之后善終的一個重要原因吧。在以后的十幾年里,李蓮英和慈禧太后相繼死去,而這個時候大清王朝已經是風雨飄搖,存亡之間了。然而李蓮英和慈禧太后的故事卻一直一直流傳下來,被后人所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