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傾朝野的大將軍衛青最后得以善終了嗎?
在歷史書中,能稱得上權傾朝野的官員或是宦官都沒有好下場。對于“權傾朝野”這個詞,我們也有了一種慣性思維。看到這個詞用在哪個大臣或是宦官身上,我們幾乎能猜得出他的結局。
能猜的出結局的確不錯,可并不是所有史上能夠“權傾朝野”的官員都沒有好下場。漢武帝劉徹時期的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就是一個特例,他不但有好下場,幾個兒子還都被封了侯,小兒子還是在襁褓之中被封侯的。此等殊榮,在西漢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衛青為何能善終?有下面幾個原因:
一:出身。衛媼與衛姓男子生有一男三女:長子衛長君,長女衛君孺、次女衛少兒、三女衛子夫。丈夫死后,仍在平陽侯家中幫傭,與同在平陽侯家中做事的縣吏鄭季私通,生了衛青。衛家的生活艱苦,于是衛青被送到了親生父親鄭季的家里。但鄭季卻讓這個年幼的私生子放羊,鄭家的幾個兒子也不把衛青看成手足兄弟,隨意苛責。衛青稍大一點后,不愿再受鄭家的奴役,回到母親身邊,并做了平陽公主的騎奴。
悲慘的童年讓衛青深切體會到地位卑賤的苦。在自己姐姐成為皇后,自己有所成就的時候,他沒有忘記過去。因此,事事小心謹慎,做自己該做的事,說自己該說的話。有皇后姐姐,也沒有驕傲自大,而是憑借自己的本事南征北戰,七戰七捷。
二:不結黨營私。衛青從不結黨營私。衛青需要結黨營私嗎?不需要,他有平陽公主,還受到平陽的喜歡;他有皇后姐姐衛子夫,衛子夫備受漢武帝寵愛;即使后來衛皇后失寵,二人在朝廷的地位也絲毫未受影響,這說明衛青的地位有姐姐的原因,也是他自己努力掙來的;他有一個太子外甥,其他皇子不會對這個外甥造成威脅。所以,他不需要去討好其他同僚,更沒有必要與其他同僚結黨營私。
三:戰功卓著。衛青戰功卓著,在漢武帝一朝無人能及。只有一個人能對他的地位造成威脅,霍去病。霍去病不可能威脅他,霍去病是他的外甥,還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將軍。
四:重賢才。衛青非常重視賢才,不以勢壓人,隨和低調。依著漢武帝的想法,群臣見到大將軍是要行跪拜之禮的,衛青不能抗旨。但又覺得不合適,于是對大臣也都很禮貌,經常虛心向賢德的大臣請教。這一點得到了同僚們的好評,身為大將軍的衛青,從沒的罪過誰(有,極少)。
五:不養士。養士之風從春秋戰國時期就很嚴重,到了漢朝有所減輕。但貴族們還是在養士。衛青不一樣,他不養士。蘇建曾經勸告衛青養士以得到好名聲,衛青認為養士會讓天子忌諱,以前竇嬰和田襪厚待賓客就常讓劉徹切齒,作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職就可以了,何必去養士呢?這一點也影響了霍去病,霍去病也不養士。
事在人為,衛青的權傾朝野讓他變得更加的謹慎,也只有這樣才能獲得一個完美的結局。否則,等待他的只是一把“天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