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究竟是怎樣離間崇禎與袁崇煥的?
明朝大將袁崇煥是皇太極的大敵,其在多次擊退清軍。寧遠一戰,努爾哈赤就死在袁崇煥的紅衣大炮下,此仇可謂不共戴天。皇太極日思夜想,決定設計除掉袁崇煥。崇禎二年,皇太極繞過寧遠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煥一聽說北京被圍了,他就調集部隊"勤王",親率九千騎兵來保衛京師。皇太極一風袁崇煥被調到北京,正好施反間計。于是他幾天沒有作戰,親自布置了一個反間計。
他抓了個明朝太監,關在一個屋子里,然后布置了兩個將領:鮑承先和高鴻中,兩個都是漢人,到這個屋子的隔壁高聲談論說:"這一次我們必勝了!"另一個則發問說:"為什么呀?袁崇煥可是非常厲害的!""呵呵,現在根本不必擔心他了,今天早上,袁軍那邊過來人了,和大帥交談了很久,這樣里應外合豈不是馬上就會取勝?"太監假裝睡著,聽了個清清楚楚,過了一天,皇太極親審太監,也沒問出什么有價值的消息,就把太監放了。太監回到皇宮,立刻將這機密報告給了崇禎皇帝。
猜忌心特別重的皇帝給謊言攪得頭昏腦脹,寢食難安。正在這個節骨眼上,姓楊的太監說有重大軍情稟報,朱由檢召他進前,聽罷他的敘說,不由得心頭疑云密布,一股怒氣在胸中沖撞。正在這時,又慌慌張張闖進兩個太監,朱由檢滿腔怒氣無處發泄,剛想厲聲喝斥,卻見他們呈上兩封密信,說是有人在德勝門外和永定門外拾到的。朱由檢打開一看,差點氣炸肺,第一行就清清楚楚地寫著"滿州國主遺書袁督帥麾下",再后下文,偏又言詞含糊,語意隱約,在可解不可解之間,無非是議和云云。朱由檢"叭"地一拍書案,兩眼圓睜,一臉殺氣。
十二月初一,崇禎皇帝假意召袁崇煥到宮里頭議軍餉,袁崇煥已經是馬無料草、人無糧食,聽說議軍餉便不假思索領命前去。
崇禎皇帝又以怕敵軍突襲為借口,不開城門,而是讓袁崇煥坐到一個筐子里頭,拿繩把筐子吊到城上袁崇煥一進城立刻被逮捕,下錦衣衛獄。
第二年八月十六,袁崇煥被處以"凌遲",被劊子手拿刀一片片片他的肉,片得身體和魚鱗一樣,鮮血淋漓。明代計六奇寫的《明季北略》中講了這個事情,劊子手每片下袁崇煥一片肉,立刻就有人花錢買來,就著酒喝,邊喝邊罵。可憐一代名將落得如此下場。
袁崇煥被殺害后,兄弟和妻子被流放到3000里的地方。當抄沒他的家產時,人們發現袁家沒什么積蓄。
清朝入關以后修明史,寫到袁崇煥的傳記時,翻出當時的滿文檔案來,此事才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