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滿洲“馬桶皇帝”溥儀的傀儡生活
辛亥革命爆發后,清末皇帝溥儀于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可在九·一八事變之后又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這個傀儡皇帝的當時的真實生活是什么樣的,為何他又被稱為“馬桶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字耀之,號浩然。歷史上又稱之為清廢帝或宣統帝。在1932年,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北扶植偽滿洲國殖民政權,日本為了掩蓋其昭然若揭的侵略意圖,試圖將偽滿洲國打扮成獨立國家的樣子,于是讓溥儀又重新當了皇帝,在公開場合對偽滿洲國皇帝溥儀也相當尊重。可事實上,溥儀的生活真像日本人粉飾過的那樣,還是以前那個九五之尊的皇帝?
溥儀真實的生活是怎么樣的?偽滿皇宮博物院研究員、長春溥儀研究會副秘書長王文峰先生就曾分析過溥儀在偽滿洲國當皇帝的“傀儡生活”。
從當時偽滿皇宮的建筑風格就可窺得一二,偽滿洲皇宮,既有中國舊式的帶廊瓦房,又帶有“中日合璧”的殿堂,還有些歐式情調的樓宇。看起來有些不倫不類,用王文峰的話來說就是典型的殖民特征。溥儀的皇帝也像這建筑一樣,不倫不類,沒有任何實權,就是一個傀儡標志罷了。
在偽滿政權建立初始階段,溥儀也是雄心壯志,想像以往的先祖那樣勤政,干出一番事業來,可當時的現實卻不給他如此機會。日本人在表面功夫上做得相當足,在公開場合是非常尊重溥儀的,可他手上一點實權也無,他只需要的就是最后的裁可,蓋章、宣布而已。
偽滿洲國的大政方針、殖民政策等其實日本早已定下來,最后一道程序是拿到皇帝這里裁可。在偽滿皇宮博物院內,溥儀以前的衛生間就位于臥室的對面,在衛生間的抽水馬桶旁邊還設有一個小木桌。據王文峰先生介紹,溥儀有便秘的毛病,每天早上坐在坐便器上,一邊上廁所一邊就是裁可文件。
這些文件基本上都不用過腦子,甚至看都不看,溥儀只需要裁“可”就行,都是是無條件通過。就因為這件事,溥儀后來還被人稱為“馬桶皇帝”。
此外,當時偽滿洲國的各部,除部長外還設置了次長,次長基本上全由日本人擔任。而每周二例行的各部次長會是最重要的會議,那些由漢奸充任的“部長”們僅僅是個名義,真正有決定權的就是這些日本次長。由此可見,對偽滿洲真正行使權力的就是日本人,那些傀儡就是他們立的幌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