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是個好皇帝 為何明朝依舊滅亡?
說起古代的幾百位皇帝,那故事可就多了,有開國的先驅,有治世的明君,也有亡國的昏君。今天我們來說說,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他不是無能,只是在大勢面前,他的努力顯得微不足道而已。
崇禎皇帝,是一位悲情的主??!崇禎本來應該是一個好皇帝,他不好色不好財,英明能干又勤政愛民,想想這樣的皇帝,歷史上能有幾個???可惜崇禎生錯了時間,在大明朝將要倒下的時候,憑其一人之力,不過是成為“背鍋俠”罷了。
或許是性格決定命運吧,崇禎皇帝的性格,使得他沒辦法處理已經烏煙瘴氣的大明王朝。崇禎有大志向、大抱負,可是他沒有考慮到現實的很多問題,他以為處理了一個魏忠賢,就可以殺一儆百,讓大明朝的官場變好,卻沒想到情況并沒有什么改變。
崇禎皇帝有兩大問題:一是生性多疑,二是不會用人。生性多疑,導致手下的官員,沒辦法對崇禎說實話,只能避而遠之;不會用人,使得崇禎基本上什么事情都自己做,這樣的結果進一步造成了官員的不作為。
其實大明朝,傳到崇禎手中的時候,可以說已經千瘡百孔了,畢竟前面的幾任皇帝都是不作為的。而崇禎想要改變是對的,可他太急了,而且變的只是表面,沒有找到根本問題。
如果崇禎不是那么快地處理掉魏忠賢,而是一步一步來,那朝中東林黨和閹黨的平衡,也不至于一下被打破。閹黨的情況是拿錢辦事,而東林黨則是只會說不會做。再加上國庫空缺的問題,崇禎更需要魏忠賢的幫助,才能解決,畢竟人家魏忠賢管理了大明朝也二十多年了。
崇禎時期,天災人禍不斷,國庫又不足,官員還不作為,那自然是民不聊生了。老百姓被逼急了,也就只能造反了。再加上滿清民族的入侵,大明朝真是內憂外患啊!崇禎是想要拯救大明朝的,可他太年輕了,沒有什么經驗,所以在很多問題上都抓不到點。
就所作所為來看,崇禎不得不說是一個難得的好皇帝,可惜年輕的他沒辦法拯救破爛的大明朝。最后在國家滅亡的那一刻,崇禎選擇了以死謝罪,這可能是他在捍衛自己作為帝王的最后尊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