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迷戀楊貴妃僅僅是因為美人絕色嗎?
一首《長恨歌》,流傳千年,讓人們記住了一位絕代佳人和一段愛情故事。玄宗李隆基是一位多情種。玄宗即位前,喜歡趙麗妃。隨后,又移愛于錢妃、皇甫德儀、劉才人,直至武惠妃。武惠妃四十多歲死去,這年,玄宗52歲。后宮美人很多,竟沒有一個令玄宗中意。這對玄宗來說,無處寄托情懷,無異是一種酷刑。經高力士的推薦,玄宗見到了自己的兒媳壽王之妻,也就是后來的貴妃楊玉環。
楊玉環擅長歌舞,通曉音律,善解人意。玄宗極為喜歡,漸漸迷戀,不能自拔。不久,楊玉環專寵后宮,儀體規制等同皇后。天寶初年,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楊玉環何以如此迷人,令玄宗神魂顛倒,“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這當然有原因。那么人們不禁要問,楊玉環如何使玄宗如此迷戀于她呢?是她的天生麗質,肌膚白皙如"凝脂"?是她的"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迷人媚態?是她的羽服霓裳,能歌善舞?
玄宗熟悉音律,這在唐朝諸位皇帝中算是佼佼者。他自幼喜愛音樂,素質高,會作曲,能舞蹈,不少弟子曾在梨園都受過他的訓練。而楊玉環身材好,體態美,又擅長旋律快速的西域舞蹈,加之楊玉環是個琵琶名手,古書記載:有一次,玄宗倡議用內地的樂器配合西域傳來的5種樂器開一場演奏會,當時玄宗興致勃勃,手持羯鼓,楊玉環彈奏琵琶,輕歌曼舞,晝夜不息。對于玄宗而言,當然精于音律的楊玉環就顯得格外有魅力。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楊玉環姿容出眾,不僅體態豐腴,肌膚細膩,且面似桃花,這對于重于聲色的玄宗,也是具有吸引力的。然而,最能使玄宗如癡如狂地迷戀楊玉環的,應是她有過人的聰穎,善于掌握男人的心理,又善解人意。例如在她被賜死時也毫無怨言,這又怎能不使玄宗皇帝日后此恨綿綿無絕期,直至抑郁而死呢!
玄宗會迷戀上楊玉環,固然有楊的一些魅力在起作用,而更主要的應是當時社會環境與皇家小家庭的變化在起決定作用。我覺得這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值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當朝皇帝驕奢心難免會代替求治心。玄宗對政治逐漸失去興趣,對政事也產生倦怠感,在宰相與宦官的迎合下很快就倦怠政事,后來玄宗就任由李林甫等專權擅政,自己落得清閑。這樣就有了時間縱欲享樂了。
不管究竟是因為什么具體的原因,我們也無從考究了。在今天,除罷當初的政治因素,我們可以把它當做是一段平常的愛情故事來看。故事的女主角是一位傾國傾城的美人與她的戀人的一段蕩氣回腸的愛情經歷。“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