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能成為一代明君 竟與玄武門之變有關?
在李世民還沒當皇帝前,他以秦王的身份,率領親王府一班文人武將南征北戰,掃平了竇建德、王世充等諸多諸侯,成就了大唐一統的江山。天下平定之后,李世民才20多歲,真可謂年輕有為。
可是,這里有一個問題,李世民不是長子。唐朝建立后,李淵就封了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但李建成的軍功不如李世民,對李世民的名滿天下聲勢日漲十分看不慣,于是和李元吉聯合,共同排擠李世民。
李世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秦王府人才濟濟,文有房玄齡、杜如晦,武有秦叔寶、尉遲恭、李靖等等??梢哉f,秦王府的人才之盛,幾乎占當時朝廷人才的大半。李世民雖然是老二無緣做太子,但因為軍功太大,手下將士未免就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
這當然更讓李建成覺得自己的地位不穩。于是雙方勢成水火。歷史上到底是誰先下手,如今已很難考證,但最終的結果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自己親手干掉了大哥李建成,尉遲恭干掉了四弟李元吉。
這一來,天下無人再與李世民爭鋒。李淵也感知到了李世民強大的氣場,看到自己長子被干掉,可能也擔心自己的老命不保。畢竟這在前朝是有先例的,楊廣干掉了自己的親爹楊堅,李世民會不會向自己發難,李淵真是拿不準。于是他禪位于李世民,自己做起了太上皇。
李世民此時可謂達到事業頂峰。年紀輕輕,當上大唐帝國的皇帝,無論他涵養多好,心中也是有幾分飄飄然的。就像他說的:“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p>
不過,李世民雖然當上了皇帝,有一件事卻念念不忘,那就是他親自動手殺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對中國這樣一個極講究孝悌的國度而言,無論是非如何,這都是李世民一生無法抹去的污點。
據說,李世民當上皇帝后,經常感到心驚肉跳,覺得李建成要來找自己算賬。于是,他就命秦叔寶、尉遲恭守在門口。但二人總不能時刻守著,于是他就命人畫了二人的像貼在門上。久而久之,民間百姓也效仿,結果秦叔寶、尉遲恭就成了門神。
李世民得位不正,心中有愧,不免格外善于反省自己。著名的魏征,以敢諫出名,但有一次也惹得李世民罵娘,罷朝回到后宮還嚷著要殺掉魏征這個匹夫,幸有長孫皇后處理得當,李世民才轉怒為喜。
可以說,李世民也并非一直喜歡聽逆耳忠言。但他是一個有事業心的人,特別是玄武門之變之后,他要贏得民心,贏得士大夫之心,勢必要格外大度寬容,結果這就造成了貞觀一朝李世民從諫如流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