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戰馬超身上五處受傷 最終竟擊敗馬超!
他是曹魏重臣,德才兼備,剛正不阿,有勇有謀,曾大戰馬超,身上五處受傷,最后擊敗了馬超。他曾怒斥曹操宗族大將曹洪,他是誰呢?
楊阜,字義山,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漢獻帝建安初年,任涼州從事,旋拜安定長史,韋康任刺史后辟為別駕,改任州參軍。因討馬超有功,賜爵關內侯。曹操征漢中時,楊阜擔任益州刺史,回來后又擔任武都太守,歷仕曹氏三代君主。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馬超在渭南戰敗逃走,曹操追到安定,蘇伯在河間反叛,曹操要率軍東還。這時,楊阜對曹操說:“馬超很勇猛,深得羌、胡等人的擁戴。如果您回師后,不作周密準備,隴上諸郡恐怕就不再為國家所有了。”
后來,楊阜與馬超作戰,身上五處受傷,宗族兄弟死了七人。但最后楊阜還是擊敗了馬超,馬超南逃,投奔張魯。《三國志楊阜傳》記載:阜與超戰,身被五創,宗族昆弟死者七人。超遂南奔張魯。
三國時代,能打敗馬超的,還真沒幾個人,楊阜居然能把馬超打跑,狼狽地逃到張魯那里,楊阜簡直是不可多得的將才,這個戰績,足夠躋身三國名將之列。
隴右平定之后,曹操論功行賞,封侯十一人,楊阜被封為關內侯。楊阜推辭謙讓,曹操非常贊賞他。楊阜不僅有勇有謀,而且,由此可見,楊阜的人格和品德也非常好。
當然,不僅表現在這一件事上,還有一件事,也能說明楊阜人格高尚。 《三國志楊阜傳》記載:太祖遣都護曹洪御超等,超等退還。洪置酒大會,令女倡著羅縠之衣,蹋鼓,一坐皆笑。阜厲聲責洪曰:“男女之別,國之大節,何有於廣坐之中果女人形體!雖桀、紂之亂,不甚於此。”遂奮衣辭出。洪立罷女樂,請阜還坐,肅然憚焉。
曹操派曹洪擊退馬超進犯。曹洪非常高興,于是大擺酒宴慶功,讓歌女們穿著很薄的衣服踏鼓,在場的人高興的大笑。楊阜嚴厲斥責曹洪說:“男女有別,這是國家的大節,怎么能在大庭廣眾面前讓女人果露形體!即使夏桀、商紂的敗亂,也不及如此。”于是憤然辭出。曹洪馬上下令女伎停演,又請楊阜還座,在場的無不肅然起敬。
楊阜的正直和剛烈,非同一般,曹洪作為曹操的宗族大將,打敗了名將馬超,開個慶功宴,讓美女跳個舞,給大家助興,結果,沒想到,遭到了楊阜的激烈反對和斥責,一點也不給曹洪的面子,曹洪還沒脾氣,只好乖乖地認錯。
楊阜不僅不給曹操大將曹洪的面子,皇帝有錯,楊阜也不給皇帝面子。《三國志楊阜傳》記載:阜常見明帝著繡衤冒,被縹綾半褎,阜問帝曰:“此於禮何法服也?”帝默然不答,自是不法服不以見阜。
楊阜經常看見魏明帝戴著繡帽,穿著半袖的縹綾衣服。他就問明帝:“這是行的什么禮儀呢?”明帝默不作答,但是后來不按禮法穿朝服就不敢再見楊阜。也就是說,皇帝見楊阜,也得穿得規規矩矩的,不能隨心所欲了。這樣耿直的大臣,敢于直諫皇帝,也是非常少見,確實是忠臣。
每當朝廷會議大事,楊阜總是侃侃而談,以天下為己任,反復諫諍,明帝不聽,于是楊阜就反復要求辭職,但是皇帝就是不允許,舍不得這樣的大臣。楊阜死的時候,家里沒有多余的財產,非常清廉,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