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洪秀全死后的軍事行動
2017-05-27 19:20:2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天京 陷落與敗亡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貴福繼位。7月19日 天 京失守,隨后清軍屠城。李秀成、洪仁玕護送幼天王突圍。李
天京 陷落與敗亡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貴福繼位。7月19日 天 京失守,隨后清軍屠城。李秀成、洪仁玕護送幼天王突圍。李秀成讓好馬給幼主,混亂中與幼主失散,于同月22日在 南 京城外方山被俘,親書供狀數萬字后(《李秀成自述》),于8月7日被曾國藩處死。
1864年7月29日,突圍至廣德的幼天王洪天貴福被湖州太平軍守將黃文金迎入,臨時駐蹕。8月28日黃文金、洪仁玕主動棄城突圍。9月5日護送幼天王走寧國,遭敵截擊,轉走浙江昌化途中黃文金因傷而死。10月江西石城一役,全軍覆沒。幼天王洪天貴福在江西石城荒山山洞被搜俘,11月18日在南昌被凌遲處死。
余部戰斗
長江以南的太平軍余部,由侍王李世賢部自江西挺進福建,攻占漳州,經營閩南,1865年4月失利。譚體元部隊向廣東方向突圍,在1866年初于廣東梅縣被肅清。
江北的太平軍賴文光部投入捻軍,繼續對抗清軍直至1868年。東捻軍于1868年1月5日在揚州東北瓦窯鋪覆滅,西捻軍于同年8月16日在山東茌平徒駭河被李鴻章淮軍消滅。最后一支留下太平天國年號的殘余捻軍袁大魁部,于1869年在陜北保安被左宗棠消滅。
1872年4月,石達開余部李文彩部在貴州大塘覆滅,這是最后一支可以查證的使用太平天國旗號的武裝,理論上是最后一支太平軍。不少學者認為,應以李文彩部的覆滅作為太平天國運動的結束標志。
1874年在太平天國滅亡十年后,隱匿多年的后期主要將領楊輔清在閩謀劃復興太平天國。被馬融和所察,在晉江被捕,押解福州被閩浙總督李鶴年下令凌遲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