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踢死長子的道光帝 最后由誰繼承他的皇位
都說虎毒尚且不食子,這話雖不是絕對的,但存在即是合理、存在即是證據。歷史上有多少手足相殘父子相隙。最著名的玄武門事變,就是典型的手足相殘,不過今天小編想說的是關于道光帝一言不合一腳踢死兒子的故事。據說,當時的原因是因為兒子不想學習,就這么簡單一件事就要兒子性命,果然,伴君如伴虎。
據記載,被道光帝踢死的兒子是他的長子。道光帝長子奕緯生于嘉慶十三年也就是1808年,其母當時只是一名普通宮女,后來被收為側福晉。道光皇帝一生以恭儉著稱,但當長子出生后,道光帝會每晚派太監到東華門外買五個燒餅,他自己吃兩個,嫡福晉鈕鈷祿氏吃兩個,奕緯吃一個。說明奕緯在道光帝心目中地位還是比較大的,那到底是什么樣的過錯會讓他踢死奕緯呢?
道光五年,十七歲的大阿哥奕緯入住擷芳殿,道光皇帝還命欽天監為他擇定入住的吉日。可惜奕緯對讀書天生沒有興趣,學習進展很慢,到了成婚的年齡仍然不見起色。但是上書房的學業是漫長的,每天奕緯都要硬著頭皮到上書房讀書。這位皇長子既缺乏讀書的天賦又不肯用功,而偏偏教他的師傅缺乏耐心又沒有良好的教學方法,弄得師生關系很是緊張。
一天,師傅見皇長子一副學不下去的樣子,賭著氣勸他:“大阿哥現在必須好好讀書,將來才能當好皇上。”奕緯也賭著氣說:“我做了皇上,先殺了你。”師傅嚇了一大跳。事后將此話轉奏了道光皇帝。本來道光皇帝對奕緯并不抱什么期望,根本沒有考慮以他為皇位繼承人。但是奕緯的這句狂妄的話大大激怒了道光皇帝,他立即命人把大阿哥叫來。
奕緯戰戰兢兢地來見父皇,剛要跪下請安,怒火中燒的道光皇帝飛起一腳,正踢中奕緯的下身。奕緯慘叫一聲就跌倒在地,不省人事,被抬回擷芳殿后,沒過幾天就死了。
長子奕緯被誤傷致死后,道光皇帝非常后悔。一天他路過紫禁城內的一座斷虹橋,這座石橋在明朝就已經存在了。看著橋上的石獅,道光皇帝不禁神色恍惚,原來形態各異的小石獅中,有一個樣子很奇特,它一手放在頭上,一手護在兩腿之間,表情痛苦。道光皇帝一時驚住了,他想起了被自己踢死的奕緯,便不忍再看下去,令侍臣用紅氈將這個石獅子蓋住。不久宮中就傳開了,都說大阿哥奕緯的前身就是這個小石獅子。
奕緯的死,別的不說,從側面反映出,道光帝皇帝很保守,對于儒家尊師重道的禮教看得十分重,要不然也不會因為奕緯的一句氣話,而惱羞成怒,而且出手太重,下死手,釀成終生遺憾。
道光帝正是處于這種尷尬期的皇帝,或許是知道了做什么都補救不了,道光帝晚年可以說是茍安姑息,那道光帝是怎么死的呢?據記載,道光帝是病死的。公元1849年正月,道光在內外交迫中憂愁成疾。開始還勉強支撐著臨朝辦理政事。到第二年正月丙午日,病情加重。他知道再也沒有康復希望,急忙宣召宗人府宗令載銓、大臣載恒、端華、僧格林沁,軍機大臣穆彰阿、賽尚阿、何汝霖,內務府大臣文慶等進宮,命令他們隨同總管太監從正大光明匾額后取下錦盒,宣讀詔書,詔書上只有皇四子奕詝五字。中午,道光死于圓明園慎德堂內。道光帝死后繼承皇位的是皇四子愛新覺羅·奕詝,也就是后世的咸豐帝。
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圓明園,生母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為儲君。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筆的對朝政改革。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提拔敢于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同時,罷斥了道光朝軍機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但此時的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最后以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咸豐朝以后也因企圖重新扭轉對內交外困的局面而開啟洋務運動。
咸豐帝在位十一年,咸豐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莊,享年31歲。廟號文宗,謚號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圣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載淳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