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為什么不殺萬貴妃 明孝宗有多少兒子
歷史上明孝宗為什么不殺萬貴妃
萬貴妃是明孝宗父親的妃子,也是造成明孝宗早年生活慘淡以及母親死亡的人。但是明孝宗繼位之后并沒有殺掉萬貴妃,很多人都覺得好奇。那么明孝宗為什么不殺萬貴妃呢。
提到明孝宗為什么不殺萬貴妃這個問題時,需要從明孝宗還沒出生開始說起。明孝宗的母親紀氏在剛進宮的時候就是皇上身邊的一個傭人,主要負責管理皇帝私人的錢財,明孝宗的父親無意中看到紀氏做事不僅認真,而且長得十分美麗,于是明孝宗便讓她侍寢了一次,而紀氏也因此懷孕了。萬貴妃發現紀氏懷孕后便命令下人把紀氏肚里的孩子打掉,可是這些人不忍心,便騙萬貴妃說紀氏并沒有懷孕,躲過此次磨難之后,紀氏便被打到冷宮,明孝宗就是再這樣的情況下出生的。
雖然明孝宗出生時就注定他是皇太子,因為當時沒有其他皇子,可是明孝宗的父親卻不知道他還有一個兒子,在知道了實情以后,皇上馬上封明孝宗為皇太子,并封紀氏為淑妃,可是明孝宗的母親突然去世了,說出實情的那位臣子也去世了,這一切都是萬貴妃所做的。所幸明孝宗逃過此劫。
明孝宗長大之后知道了實情,他本可以當場就殺掉萬貴妃,因為是她把自己的母親害死了,可是明孝宗卻沒有殺掉萬貴妃,這一切都源于他的寬容,他知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慘境遇,所以他不愿意讓別人在經歷這樣的遭遇,這也是明孝宗慈悲的一面。
明孝宗有多少兒子和女兒
明孝宗是一位經歷坎坷的皇帝,其生母紀氏出身低微,是作為一個宮女偶爾得到明憲宗的臨幸而懷孕的,受到萬貴妃的嫉妒與加害,在冷宮之中生下明孝宗之后,只能是秘密的,東躲西藏的撫育明孝宗,使得明孝宗先天不足,后天也沒有得到充分的營養,身體羸弱。明孝宗因為自己的經歷一生只娶了一位妻子,夫妻二人只生育了三個子女。
明孝宗有多少子女?因為明孝宗一生之中只娶了張皇后一位妻子,所以生育的子女數目非常的少,張皇后只為明孝宗生育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分別是:長子朱厚照,也就是后來的名武帝;次子朱厚煒,沒有成年就早早夭折了,后來被追封為追封蔚悼王;女兒太康公主,還沒有滿兩歲就夭折了。由此可見,其實明孝宗生存下來的子女只有朱厚照一人而已,朱厚照理所當然的就成為了皇太子,理所當然的就成為了繼承王位的唯一人選,明孝宗去世之后,只有十五歲的朱厚照繼承了王位,成為了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歷史上稱之為明武帝。
明孝宗有多少子女?其實明孝宗本來是可以擁有很多子女的,作為一位皇帝本來可以擁有很多位妻子,這樣就有機會生育很多的孩子,但是明孝宗卻由于種種原因只有張皇后一位妻子,夫妻二人雖然感情很好,但是生育的子女數量實在是太少了,只生育了三個子女,并且其中兩個還夭折了。在古代的皇宮中由于宮廷斗爭的殘酷,很多皇帝的子女往往會成為宮廷斗爭的犧牲品,往往難以長大成人,明孝宗只有一位妻子,后宮的爭斗不會那么多,夭折的子女可能是死于醫療條件的限制。
隋文帝和明孝宗的異同
隋文帝和明孝宗是兩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隋文帝是隋朝的開國皇帝,登上皇帝位之后進行了很多的改革,并且消滅了西梁和陳,統一了全國,使得之前三百余年的分裂割據局面,開創了“開皇之治”的盛世景象。而明孝宗則勵精圖治開創了“弘治中興”的盛世局面,可以說隋文帝和明孝宗都是一代明君。
隋文帝楊堅出生于周朝的官宦世家,后來篡奪了周朝的天下,在奪取周朝的天下之前周朝的皇帝曾經多次動了要殺掉楊堅的心思,但是后來都沒有成功,這屢次的殺機四伏,使得楊堅逐漸的堅定了要奪取周朝政權的決心,之后年僅七歲的周靜帝繼位,楊堅成為了顧命大臣,這個時候時機成熟,楊堅于是成功的得到了周靜帝的禪讓,建立了大隋。楊堅多次經歷的殺機四伏與明孝宗幼年時候的經歷有著相同之處,明孝宗早年也曾經多次在萬貴妃的殺機四伏之下歷盡坎坷,從這一點上看隋煬帝和明孝宗的經歷是相似的,不同的是楊堅經歷這一切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男人,而明孝宗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
隋煬帝即位之后,首次實行了一直沿襲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開創了科舉;他制定了當時最為先進并影響后世基本立法的律法《開皇律》。而明孝宗繼位之后力挽危局,清寧朝序,恭儉有制,勤政愛民,為中興明主,其功績不亞于太祖、成祖。在個人品德方面,更勝于明太祖和明成祖。
隋文帝和明孝宗的不同之處在與隋文帝曾經四處征伐,統一全國,而明孝宗沒有經歷戰爭,同時隋文帝享年64歲,在位23年,而明孝宗只活了36歲,在位僅僅18年。
封建帝王明孝宗為何只有一妻
明孝宗是明朝的一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十七歲繼位,在位時間18年,開創了明朝盛世“弘治中興”,但是這樣一位宏圖偉志的皇帝一生之中只娶了張皇后一位妻子,在這一夫多妻制的封建社會中堪稱是神話,明孝宗為何只有一妻?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原因一:明孝宗是一位在后宮長大的皇子,自從母親懷上明孝宗開始,就遭到其父親明孝宗寵妃萬貴妃的陷害,明孝宗出生之后更是遭到了萬貴妃的百般謀害,在明孝宗六歲之前一直被秘密的養在宮中,擔驚害怕,營養不良,因此造成了體質非常的羸弱,終生受到體弱的苦楚,這樣的人生經歷使得明孝宗看透了后宮的爾虞我詐,更加對后宮妃嬪們的爭斗深惡痛絕,因此在明孝宗坐上皇帝位置之后立志要改變這樣的狀況,不讓自己的后宮出現這樣的爭斗,于是終生只娶了張皇后一位妻子。
原因二:明孝宗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妻子張皇后,而且明孝宗只在這個世間活了三十六年,在這樣短暫的人生之中明孝宗作為一位勤政的皇帝,還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經營另外一份感情。其實愛情是可以做到讓人矢志不渝的,明孝宗就是這樣愛著自己的妻子張皇后,而且在明孝宗短暫的人生之中張皇后一直都處在一個女性最美好的年齡段,這使得張皇后充滿了魅力,明孝宗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更加沒有心思去愛別人,所以終生只娶了張皇后一個妻子。
原因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張皇后必定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是一個充滿了魅力的女性,必定是一個內外兼修的女性,必定是一個與明孝宗擁有著共同語言與思想境界的女性,這樣一位女性讓明孝宗愛得很深,于是沒有了其它女人加入進來的可能性。
明孝宗為何只有一妻?一方面與明孝宗的個人經歷有關,另一方面是與張皇后的個人魅力有關。
明孝宗后宮中的女人
明孝宗是明朝一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這位皇帝很早就被立為太子,生母在爾虞我詐的后宮斗爭中很早就去世了,自幼就生活在后宮的爾虞我詐之中的明孝宗非常的早熟,可以說也深受后宮爭斗之害,因此成年之后明孝宗后宮沒有三千佳麗,明孝宗后宮之中只有一位妻子,那就是聰敏賢惠的張皇后。
根據明史、明書等官方資料記載,明孝宗一生僅娶了孝康敬皇后張氏一人為妻,沒有冊立其他任何妃嬪。在歷代皇陵中,都有妃嬪陪葬,而明孝宗的泰陵只安葬著明孝宗和張皇后夫妻二人。在那個一夫多妻制的封建時代,皇帝后宮佳麗成群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成年健康的皇帝一生只有皇后一人,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明代學者在敘述這件事的時候由于時代的局限性有褒有貶。
毛奇齡所著《勝朝彤史拾遺記》、談遷所著《國榷》記載,明孝宗宮中除了張皇后之外還有五名夫人:敬順夫人邵氏,安和夫人周氏,安順夫人劉氏,榮順夫人孟氏,榮善夫人項氏。但夫人在明朝制度并不是妃嬪的稱號,而是外命婦(公侯伯及一二品官正室)或內夫人(資深宮人或乳母褓姆),內廷女官封號(如明孝宗的保姆封為佐圣夫人,《明實錄》記載“弘治五年正月乙亥贈‘宮人’周氏為安和夫人,并賜祭葬。”天啟帝的乳母客氏封為奉圣夫人、仁宗褓姆楊氏為衛圣夫人等,皆是有夫有家的婦人),因此很明顯的這五名夫人實際上不是明孝宗的妃嬪。
總而言之,明孝宗后宮之中只有一位妻子,那就是與明孝宗患難與共的張皇后,兩個人感情相當的好,除此之外明孝宗再也沒有冊立過任何的妃嬪。
明孝宗年號是什么
明孝宗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其生母紀氏是一位罪臣之女,明孝宗偶爾的臨幸就懷上了明孝宗,因此受到明憲宗的寵妃萬貴妃的嫉妒和加害,明孝宗生下來之后也深受萬貴妃的加害,幼年的生活十分的坎坷,正是因為看透了人心險惡,所以明孝宗非常的早熟,18歲當上皇帝,開創了“弘之中興”的盛世局面,明孝宗年號只有一個就是弘治。
明孝宗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明憲宗去世之后,明孝宗繼位,明憲宗留給明孝宗的不僅是一個紊亂的朝政,而且是一個千瘡百孔的江山。對于這些情況,明孝宗在做皇太子的時候就已經是有所了解的。明孝宗繼位之初,就開始著手改革弊政,這個時候的明孝宗只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大男孩,可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起初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朝廷要員的人事調整上,等這些問題基本上得到解決之后,他開始了對明朝內憂外患的治理。
由于明孝宗的勵精圖治,也由于明孝宗的英明睿智,明朝的江山逐漸的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百姓安居樂業,吏治逐漸的清明廉潔,后世史家給予明孝宗給很高的評價,認為明孝宗力挽危局,清寧朝序,恭儉有制,勤政愛民,為中興明主,其功績不亞于太祖、成祖。在個人品德方面,更勝于明太祖和明成祖,歷史上將明孝宗統治期間的盛世景象稱之為“弘治中興”,這是因為明孝宗年號就是“弘治”,明孝宗十八歲繼位稱帝,三十六歲就撒手人寰,在位期間十八年,在短暫的十八年中明孝宗年號只有一個,就是“弘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