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太平天國 洪秀全史上最腐敗的落第秀才!
一個落第秀才何以能成為夜夜入洞房、時時有女人侍候的新郎,這要從這位秀才的發跡史說起。若問這位落第秀才是誰?他便是大名鼎鼎太平天國的天王洪秀全。
其實,洪秀全的性格特征,和普通人并沒有什么兩樣。他原名洪火秀,廣東花縣官祿布村人,出生于公元1814年,也就是嘉慶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洪家兄弟三個,洪秀全排行老三。洪秀全的父親名叫洪鏡揚,家中有地幾畝,有牛數頭,家道還算殷實,所以還有余錢給洪秀全讀書考秀才。
說到考秀才這件事,實在是洪秀全心中永遠的痛。小時候的洪秀全還算聰明過人,十三歲就通過縣試當上童生,取得考秀才的資格。然而秀才這道小坎,夢寐以求走仕途之路的洪秀全愣是跨不過去,最后走上的造反之路。
現實總是殘酷的,成千上萬的讀書人中,金榜題名的能有幾個?洪秀全在最基礎的考秀才這一關上,就狠狠跌了三個跟頭。從十六歲那年開始,他接連考了三次,成績是一次比一次差。最為可恨的是,每次初試,洪秀全的名次總在前十,但到院考復試的時候,卻總是無一例外地名落孫山。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初試名列前茅,復試給刷了下來,心中的憤懣當然可想而知。是天意弄人,還是洪秀全根本就沒有什么才學?從洪秀全留下的詩詞作品來看,可以說廣州府的主考官還是比較公正的。什么“手提三尺定山河,四海民家共飲和”;什么“虎嘯龍吟光世界,太平一統樂如何”;什么“龍潛海角恐驚天,暫且偷閑躍在淵”等等,言語無不粗劣低俗,而后來洪秀全在天京留下大量的打油詩歌,讀來更是讓人嘆為觀之。
屢屢落第的洪秀全,對科舉考試和大清王朝恨之入骨。他撕了那些圣賢書,滿腔怒火地發誓,再也不考清朝試,再也不穿清朝服,老子以后要自己開科取士!然而讓人驚奇的是,這一番豪言壯語并沒有空談,結果竟然他還真做到了。
打下天京后,洪秀全果然自己開科取士。只可惜,洪秀全因考不上秀才而恨上孔老夫子,所到之處砸孔廟,燒儒書,那些自小熟讀孔孟之書的士子們,避之還唯恐不及,哪里還敢前來應考呢?沒人應考,最后就強索那些讀書人去應試,甚至逼出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