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兵力懸殊 昆陽之戰劉秀勝利的原因
王莽和劉秀是西漢末東漢初的兩個重要人物,他們一個是結束了西漢的人,另一個是開創了東漢的人。不過王莽和劉秀他們兩個人之間注定不能和平共處,因為這天下最終都只承認一個王,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
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年出生于魏郡元城。西漢末年,由于漢成帝和漢哀帝兩位皇帝的昏庸無能,西漢王朝漸漸出現頹敗之相。漢哀帝在位的末年,王莽成為了權傾天下的重臣。漢哀帝死后,王莽雖然擁立了新君,但是依然手握大權。王莽執政之初,謙恭儉讓,禮賢下士,有很好的名聲。在西漢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被視為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選。
公元8年,王莽直接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史稱新朝,王莽宣布推行新政,改革制度。不過好景不長,僅僅16年的時間新朝就覆滅了。說到這個新朝覆滅就與劉秀有很大的關系了。新朝覆滅的主要原因就是當年的昆陽之戰,而劉秀就是當時昆陽之戰的前鋒軍首領。昆陽之戰中,新朝幾十萬將士都命喪于此,政權也是全部被打亂了。之后,王莽在一次戰爭中不幸戰死,于是新朝徹底覆滅。
新朝覆滅之后,劉秀通過打拼,恢復了漢室江山,建立了東漢。王莽和劉秀的出身都還算不錯,王莽是西漢時期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而劉秀則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他們兩個確實有資本爭奪天下。
昆陽之戰隕石
昆陽之戰是我國新朝時期著名的一場戰役,主要發生在新朝末年,是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昆陽(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葉縣)發生的一場戰役,所以,命名為“昆陽戰役”。
昆陽之戰
這場戰役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比較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其中參加戰役的新軍是四十三萬,參加戰役的綠林軍是一萬七千多。是典型的以一當十。同時,有思想家顧炎武曾評論為——“一戰摧大敵,頓使何宇平”。除此之外,關于這場戰役也有很多的神奇傳說。
因為這是一場標準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所以,大家在注意戰役意義的基礎上,會更加的想要去猜測戰爭的過程,所以,就會有人說,這場戰爭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是劉秀使用了“隕石術”。也就是說,在戰爭時期,正當兩方軍隊準備開打的前一夜,劉秀的對立軍隊當晚便被隕石襲擊,使得軍事力量損失慘重,最后,劉秀取得成功,在三個月間便攻占了京師。
其實,這些都只是傳說,就是因為劉秀勝利的臺鈴熱震驚了,所以就會各種的贊美夸獎。但是,我們不能否認,“昆陽之戰”是非常厲害的。在《后漢書》中,便將“劉秀敢死隊”描寫的出神入化,“隕石術”也是從這個地方傳下來的。雖說《后漢書》說的有點夸張,但是也是記錄了一部分的事實。在《漢書》中曾記載,所謂的“隕石術”的真相。其實就是新軍用兵不當,將兵力分散,最后使得劉秀成功。
昆陽之戰兵力
昆陽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這次“昆陽之戰”不僅使得“昆陽”這個地方成為名垂千古的寶地,更讓戰役的獲勝方——劉秀成功的為接下來的登基打下基礎。
昆陽之戰
昆陽之戰,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那么究竟比例是多少呢?我們知道,在民間有種說法:“三千破百萬”,也就是形容的以少勝多,但是對于昆陽之戰來說,這樣的形容稍微有一丟丟的過分。在當時,綠林軍本身兵力就不多,但是加上援軍呀什么的,遠遠的高于“三千”,而是大約有一萬七千的兵力,在另一方面,新軍有將近四十三萬的兵力,但是號稱是“百萬”,雖然沒有“三千破百萬”的魄力,但是,就這樣的比例也是很嚇人的了,相當于一比二十以上,比“赤壁之戰”的一比五還要多得多。
其實,昆陽戰爭之所以能夠成功,除卻綠林軍的勇猛,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因為劉秀用兵技術好,而新軍方面的王尋,王莽并不能很好的用兵,在對戰的時候,將自己的四十多萬的兵力分散開來,并且,最后,在面對綠林軍的時候,也不敢的貿然向前,反而后退了,最終被劉秀領導的“敢死隊”打的落花流水。
關于“昆陽之戰”最后為什么會成功,在《漢書》上有這樣的解釋:“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奔殪百余里間。會大雷風……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可以明顯的從這一段中看出,新軍方面的戰士,戰爭素質都很低,所以,才會導致最后的失敗。
昆陽之戰勝利原因
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劉秀領導的一萬七千多的綠林軍果斷勇猛的戰勝了王尋、王莽領導的四十三萬的新軍,除卻天時、地利的原因更多的還是綠林軍軍隊本身“敢死隊”的精神,并且還有劉秀的優秀的指揮。
劉秀像
首先,在民間有傳言稱,在劉秀和王莽大戰的前夕,曾有隕石墜落在王莽的軍營處,使得王莽軍隊損失慘重,并且精神不佳,最后大戰來臨,沒有發揮很好的作用,才導致的失敗。這些畢竟只是傳說,是大家因為對“昆陽之戰”以少勝多的贊美,才傳頌的這樣的神話。其實,傳說中的“隕石術”,在我看來是劉秀的領導指揮才能。
對于一場戰役的勝利來說,不可缺少的便是將軍,領導人物,只有引領成功了,才能使自己的軍隊發揮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成功,劉秀便是這樣。在昆陽之戰中,劉秀能夠冷靜的審時度勢,并且及時的根據當時的軍事形勢,確立正確的戰略戰術,最后,不僅使戰役獲得成功,更使自己成功的走向王位。
劉秀在昆陽戰役中,在取得剛開始的勝利之后,劉秀便及時的分析形勢,實時的做好大戰的準備,于是,劉秀及時的抓住時機,趁著王莽的軍隊萎靡不振的時候,果斷的進行回擊,再加上敵人的輕敵與不善作戰,劉秀更是能夠輕易的取得成功。還有一點比較重要——民心。王莽領導的新軍是不得民心的,自古以來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這點就確定了昆陽之戰的最后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