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晚年為何死得那么慘
春秋時期齊桓公與管仲的故事一直被當做君主知人善任,不計前嫌與臣子誓死報恩,權利輔佐的典型,一直為后人所稱贊。齊桓公與管仲之間和諧的君臣關系也是極為難得的,不過這種關系的形成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管仲拜相
齊桓公的心里也未必毫無芥蒂的,只是管仲是真的有才,齊桓公為了圖謀霸業必須要用上管仲,管仲能為他抵擋來自舊貴族的很大阻力,因為管仲出身平民,沒有什么背景,也跟朝廷中各勢力之間都沒有交際,所以任用管仲所遇到的阻力要小一些,管仲改革的時候也不會顧及那些反對者的意見,所以齊桓公用著放心,這也是齊桓公能夠善任的一種很重要的原因。
從后來齊桓公與管仲的相處情形來看,他們之間的關系也不是很融洽的,管仲一開始并不被重用,后來管仲借著齊國動蕩的機會向齊桓公進諫,才有了展露頭角的機會。管仲趁機向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幫助齊桓公稱霸,這真迎合了齊桓公想成就千秋霸業的夢想。所以說下屬有時候不光要能琢磨事,還要能琢磨人,摸透領導的心思,領導也不用為一點小過節而斤斤計較,因為太糾結于小事上,往往就會蒙蔽了雙眼,就會埋沒了真正的人才,領導與下屬是一種相互成就的關系,哪一頭出了問題都不行。這便是我們從歷史學到的經驗。
齊桓公伐楚
齊桓公伐楚是春秋戰國時期非常重要的一件歷史事件,對于當時的格局也有著一定的影響,然而這場規模浩大的軍事行動最后卻沒有演變成慘烈的戰爭,而是一場雙方外交智慧的博弈,從中能夠充分展現出古人的外交智慧。
齊桓公引兵伐楚
當時是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繼位的第30個年頭,他率領著諸國的聯軍先是擊潰了蔡國。然后又起兵攻打楚國。當時的楚國國君是楚成王,他看到齊國大軍來襲,聲勢浩大,知道不能力敵,就帶著軍隊出來迎接,同時派出自己的使者前去談判,楚國的使者問到:“齊國遠在北方,和楚國相距甚遠,齊楚根本是遙不可及,為什要來討伐我國呢?”齊桓公讓管仲回答說:“曾經周國的召康公曾經給了我國國君討伐諸侯輔助周王朝的權利,而現在出國進貢的貢品不足,天子祭祀的物品有所欠缺,所以我們來追究責任,而且昭王南征來到楚國就沒有回去,所以前來詢問。”
使者回答說:“這次上供失誤是我們的責任,以后一定不會出事,至于昭王并沒有在楚國領地。”之后雙方對峙了幾個月,都不想輕起事端,就想要講和,楚成王就派屈完去齊國的軍營之中談判,齊桓公邀請屈完一起閱兵,這是在向他炫耀軍事力量的強大,之后齊桓公說:“我們兩國重新和好怎么樣?”之后齊桓公又說:“我們的軍隊如此之多,如此強大,什么城池攻不下來。”屈完反駁道:“如果使用仁義,那么天下沒有不臣服的諸侯,如果使用武力,楚國地勢險峻,又有漢水護城,你們軍隊再多也難有成效。”于是雙方簽訂了契約,齊桓公就離開了。
齊桓公稱霸
齊桓公是春秋戰國時期有名的國君,他的崛起稱霸也是中國歷史上經典的一幕,受到了后來無數能臣的贊嘆。齊桓公的奮斗讓齊國從混亂的內斗之中崛起,成為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他自己也被稱為春秋五霸之首。
早在齊桓公還沒有上位的時候,他的父親齊襄公在位的時候,齊國內政混亂,齊桓公的師傅感覺到當時齊國可能會發生大亂,就帶著他先逃到了一個小國里。后來齊襄公被殺,齊國陷入到混亂之中,齊桓公受到了別人的邀請回國,他的哥哥同時也回到了國內,當時他哥哥公子糾讓管仲帶人堵截齊桓公,管仲一箭射去,齊桓公假裝出事身亡,于是公子糾就放心了,慢慢回去。
在公子糾慢慢悠悠回國的時候,齊桓公裝死騙過別人,匆匆忙忙的回國,在齊國內部的支持下,成為了國君,并且討伐公子糾所在的魯國,讓魯國人畏懼殺死了公子糾,之后不計前嫌的任用管仲,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讓齊國的國力提到了巨大的提升。他積極增強中央集權,削弱貴族的實力,并且重視農業的發展,鼓勵生育,減少稅收,使得齊國的人口數大大增加,同時頒布法律縮小貧富差距,保證私田農的生產利益,吸引了很多的別國人民來到齊國定居,增加了齊國的國力。
同時齊國大肆征兵,規定每家每戶都得有人服役,所以齊國的軍事力量大大增強,使得齊國崛起成為了當世霸主。
齊桓公之死
齊桓公一生霸氣沖霄,威震一世,誰能想到晚年的時候齊桓公竟會如此凄涼,甚至淪落到被人囚禁活活餓死的地步,那么齊桓公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又是為什么會落到這么一個悲慘的下場呢?
齊桓公晚年被小人蒙蔽
齊桓公前半生可以說是英明神武,但是就像絕大部分前半生豐功偉績,到了晚年卻晚節不保的人一樣,齊桓公到了晚年也要干出點讓人驚嘆的事情來。晚年時候的齊桓公不再像年輕時候那么英明神武,開始變得昏聵無能,而且隨著管仲的身死,一大批老臣也相繼去世,齊國上下竟然短時間內沒有了丞相的人才,于是奸邪小人開始趁機作亂,易牙、豎刁等人受到了齊桓公的重用。
這些人和齊桓公的感情其實也不差,其中易牙和齊桓公的交情甚至讓人毛骨悚然。據說當時齊桓公一次無意間跟易牙說到自己這一生什么美食都吃過了,但是唯一沒有吃過的就是嬰兒肉,本來只是隨口一說,無心之談,但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易牙把這話記下了,回家之后把自己的剛出生沒多久的兒子給清蒸了送給了齊桓公,這也讓齊桓公更加信任他,但試想這么一個為了自己取悅君王能夠殺死自己兒子的人怎么能夠算得上是忠臣呢。果然后來齊桓公老了,管仲等人去世以后,易牙和其他的一些奸臣聯合起來把齊桓公“請”到了一個小房子里,監禁著他,而他的兒子們都忙著爭奪皇位根本沒工夫管他,所以曾經叱咤風云的齊桓公竟然在這么一個小黑屋里面活活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