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官員頻頻花樣作死 宋太祖竟對他一忍再忍
公元960年,剛剛建立宋朝的趙匡胤,就迎來了對他新王朝的第一宗挑戰。昔日后周的昭義節度使,駐守澤、潞一帶李筠心中不服趙匡胤,帶頭挑起了造反的大旗,調兵遣將要攻往開封,取趙匡胤而代之。
這可是新王朝的第一仗,宋太祖并不敢對其輕視,在先后派出大將石守信和慕榮延釗出征后,還是有些不放心,于是他決定穩妥起見,御駕親征。
對于那些能和皇帝一同出征的官員來說,如果在趙匡胤面前多表現表現的話,沒準日后就能官階晉升,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但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卻不是這樣想的。
當宋軍行進至一處山地之時,由于碎石滿地,嚴重影響了大軍的行進。憂心軍速不快,影響戰爭進程的宋太祖身先士卒的跳下來馬,率先的開始搬石頭,希望能夠讓路途坦蕩一下。跟隨他的那些官員士卒,眼見皇帝都這樣做了,于是個個爭先恐后,唯恐自己搬的石頭少。
可是隨行的中書舍人趙行逢卻不是這樣想的,在他看來,搬石頭是多么累的一件事阿,遠不如在馬上坐著舒服。但是他也不好意思不去搬石頭,于是趙行逢心生一計,假裝失足從馬上摔了下來,繼續裝著崴到了腳,坐在地上哎呦哎呦的叫著。可惜這個人演技太差,不但趙匡胤,誰都看了出來。可是勁敵在前,趙匡胤也沒有處分他,只是看他既然懶,干脆就把他留在了懷州。
但是趙行逢居然還不見好就收。剿滅李筠后,趙匡胤準備封賞有功人員,于是宣趙行逢進宮擬寫圣旨。由此看來,趙匡胤應當還是很看重他的,并沒有因為之前偷懶而怪罪他。
可是這位趙舍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心作死,居然向趙匡胤推辭說自己身體不好,寫不了圣旨,如果要寫的話,干脆我就家寫吧,寫好了你叫人來取就好。這就屬于是變相的抗旨不尊了。這一下可真的氣到了趙匡胤,搬石頭你不愿意,叫你寫幾個字你還提條件,這樣的人不處理他以后還怎么駕馭群臣。
不過趙匡胤還是心軟,并沒有殺他,僅僅把他貶為了房州司戶參軍。對于這位先是逢場作戲,接著抗旨不尊的趙行逢來說,能有這樣的結局也算是運氣好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