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不收復失地是怕失去帝位嗎?
2017-05-11 17:21:1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明代蘇州才子文征明曾作一首《滿江紅 題宋思陵與岳武穆手敕墨本》詞,下闋為:
豈不惜,中原蹙,
豈不念,徽欽辱,
但徽欽既返,此身何屬
明代蘇州才子文征明曾作一首《滿江紅.題宋思陵與岳武穆手敕墨本》詞,下闋為:
豈不惜,中原蹙,
豈不念,徽欽辱,
但徽欽既返,此身何屬!
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
彼區(qū)區(qū)一檜何能為,逢其欲。
意思是說,岳飛之所以被殺,南宋之所以乞和,秦檜只是區(qū)區(qū)一臣子,負主要責任的應該是宋高宗趙構。趙構偏安一隅,不思收復失地,怕的就是中原恢復,徽欽南歸,他的皇帝就沒得做了,所以磨磨蹭蹭,裝的優(yōu)柔寡斷,讓那個已死心踏地投靠金國的秦檜在朝廷上大放和議闋詞,為自己這個內(nèi)心里真不愿收復失地的皇帝背黑鍋。
這樣講高宗,真是不無道理。本來,南宋不是非向金人豈和不可的,但怕主戰(zhàn)派占了上風,有一天會去收復失地,因而高宗雖似搖擺在和、戰(zhàn)之間,其實一直是傾向于和的。另外,從高宗即為到后興八年秦檜再相,歷時十一年,這中間南宋的實力有所增強,但高宗沒有秦檜在旁,也從未主動提議要收復失地,只是主戰(zhàn)派的諸位抗金英雄帶著滿腔熱血的將士抗擊金兵而已。
回想這十一年間,南宋朝廷大體上做了四件事:一是養(yǎng)練士卒;二是安集流民;三十統(tǒng)一內(nèi)部;四是建立各種典章制度,恢復為戰(zhàn)爭破壞的社會秩序。這都是為了守與戰(zhàn)的。但是,當時的南宋統(tǒng)治者總是以守為主,對“靖康恥”早已不痛不癢,這不正說明Leeds高宗趙構不收復失地是心里有鬼嗎?他怕徽欽二帝南歸自己帝位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