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真的亡于萬歷?揭密好皇帝是怎樣背黑鍋的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高育良等人均對史書《萬歷十五年》十分推崇,這也讓民間掀起了一陣萬歷熱。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下萬歷皇帝,就會發現這個皇帝真的很倒霉,背黑鍋也被的很大。建國后挖明朝皇帝墓來考古,只挖了他一個人的,別的皇帝都沒挖。
民間和學術界,通常會把萬歷定位為壞皇帝。可實際上,他并沒有那么壞,他擁有較高的智商,而且一心為國,這怎么就變成壞皇帝了呢?
這是乾隆干出來的事,他在長陵碑上題了一行字:“明之亡非于流寇,而記于神宗之荒唐。”,意思是明之亡,不要怪人家李自成,要怪就怪你們的萬歷皇帝的荒唐無道。
從此,萬歷就成為了明代最倒霉的背黑鍋皇帝。乾隆說的話,倒底是真實還是謊言呢?
乾隆帝幾乎每天都上朝,除了外出游玩、生病、賴床不起等特殊情況之外。
而萬歷皇帝20年沒有上過朝,因為明朝的文官集團太厲害了,萬歷喜歡哪個妃子他們要管、寵愛哪個兒子他們也要管,一上朝就是和文官們吵架。萬歷一張嘴吵不過他們那么多張嘴,而且這些大臣們沒有一個怕殺頭的,因為死了就代表他們敢于直言進諫,可以青史流名了。
乾隆帝六次下江南,萬歷這輩子只出過北京兩次,而且只是去郊區轉一圈就回去了。
康熙曾下令,讓清朝永不加賦,清政府直到滅亡也確實沒有加過賦稅。但清政府不收農民的稅,地主土豪會加收,政府再向地主多要錢,所以清朝百姓過的比以前更苦。而萬歷只加收過一次稅,叫礦業稅。
萬歷這一針對礦產企業的稅,被后世形容的民不聊生,原因就在于他收的稅沒有放進國庫,而是放進了自己的小金庫。
所以文官們有意見了,清朝人抓到把柄了。其實萬歷皇帝本人,還真沒有花過這個小金庫的錢。這些錢都用于陜西災荒、朝鮮戰爭……,這種情況就相當于,萬歷要繞開文官把持的財政系統而已,并不是自己要貪錢。
和文官們吵了幾年架之后,萬歷取消了礦產稅。但國家依舊沒錢怎么辦?那就收農業稅吧。
于是,有了李自成。
萬歷一朝,整體運營良好,起碼國家財政是有保障的,軍隊是有戰斗力的。萬歷三大征,即西北、西南、朝鮮這三場軍事行動,均取得了勝利。其實萬歷的功績不比朱棣差,萬歷身為張居正的徒弟,居然能把張居正打倒了,這說明他的智商也不低。
清朝人說明亡于萬歷,那么真實的明朝滅亡,要不要怪萬歷呢?其實明朝滅亡的因素有很多,有崇禎的問題,也有天災的事情,比如出現了百年大饑荒,北京被攻破時,還有瘟疫等等。
要怪,就怪朱元璋吧!閑著沒事創立明朝干嘛,如果他不創立明朝,明朝也不會滅亡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