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 <thead id="xjztt"></thead>
    <label id="xjztt"></label>

      <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span id="xjztt"></span>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中國古代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征服過哪些國家?

      2017-05-11 17:07:3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在中國古代文明構成中,海洋文明與農業文明、游牧文明一樣,亦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華文化的傳播與外來文明的交往中,海上通道與陸上交通都

      在中國古代文明構成中,海洋文明與農業文明、游牧文明一樣,亦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華文化的傳播與外來文明的交往中,海上通道與陸上交通都是主渠道。與沙漠和草原絲綢之路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興衰一樣,海上絲綢之路因政治形勢的變化也時興時衰。在古代中國,明初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明朝特指中國南海以西的南洋群島、印度洋、波斯灣、北非紅海一帶)無疑是中國海洋文明發展的巔峰,鄭和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

      鄭和(約1371—1433年),明代云南昆陽州(今昆明市晉寧縣)人,回族,本姓馬,小名三寶 (保)。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開始,傅友德奉命征討割據云南的殘元勢力,少年三寶被俘,慘遭閹刑。后隨軍至北平,入燕王藩邸為宦官。三寶聰慧過人,忠于燕王,在“靖難之役”中屢建戰功,深得朱棣信賴。朱棣稱帝后,任命其為內官監太監,并賜其“鄭”姓,從此,便稱鄭和,人稱“三寶太監”。明成祖死后,第六次下西洋歸來的鄭和被仁宗任命為南京守備太監。他去世的時間尚無定論,一說是卒于第七次下西洋歸途之中,即1433年;一說是回來后卒于南京,即 1435年。

      鄭和下西洋不是簡單、孤立的事件,而是永樂時期文治武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永樂時期,成祖初設內閣、決定遷都北京、編纂《永樂大典》、屢伐元朝殘余、遣使通西域和派遣鄭和下西洋等一系列舉措,都是影響明代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明朝是當時亞洲乃至世界強國,為了彰顯其大國地位和穩定周邊局勢,成祖在繼承洪武時期外交政策的基礎上,遣使四出,“宣德化而柔遠人”,以和平方式竭力構建明朝視野中的世界新秩序。正如《明史·鄭和傳》所言:“當成祖時,銳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貴。西洋則(鄭)和、(王)景弘,西域則李達,迤北則海童,而西番則率使侯顯。”鄭和出使時所捧成祖對西洋各國國王和頭目的敕書中言:“爾等只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攄誠來朝,咸錫皆賞。”(《鄭和家世資料》)宣德六年(1431年),面對暹羅欺凌滿喇加一事,宣宗遵循永樂時期的做法,責令暹羅國王改正,言:“朕主宰天下,一視同仁,爾能恭事朝廷,屢遣使朝貢,朕用爾嘉。比聞滿喇加國王欲躬來朝,而阻于王國,朕度之必非王意,皆王左右之人不能深思遠慮,阻絕道路,與鄰邦啟釁,斯豈長保富貴之道!王宜恪遵朕命,睦鄰通好,省諭下人,勿肆侵侮,則見王能敬天事大,保國安民,和睦鄰境,以副朕同仁之心。”(《明宣宗實錄》卷76)以上詔令明確反映了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和明朝對自身的國際定位。

      從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的28年間,鄭和從蘇州劉家港出發,七下西洋,其中前六次都在永樂時期。由于寶船靠風力行駛,故每次出航都在冬季東北信風期,返航在夏秋東南信風期。前三次主要在南海、南洋群島和南印度洋一帶。在此基礎上,鄭和在第四、五次下西洋時開辟了新的航線,首次到達波斯灣、阿拉伯半島、紅海東岸、非洲東海岸等地,將下西洋推向高峰。2002年,英國退役海軍軍官加文·孟席斯發表其研究成果,認為鄭和的分遣船隊于1421—1423年間到達美洲,引起世界震驚。當然此論還需進一步嚴密論證。

      鄭和率領的船隊是一支混合船隊,最多的一次為208艘。除最大的“帥船”即寶船外,還有用于護航的戰座船、裝載食物的糧船、載運淡水的水船、運載軍需和裝備的馬船等。每次遠航的人數在27000人左右,有明確的分工和嚴格的管理。主要領導為宦官,有正使太監、副使監丞、少監、內監,其下有掌管文書和負責外國朝貢的舍人;有掌管遠航糧草和各國貢品的戶部郎中;有負責外交禮儀的鴻臚寺序班;有傳播中國文化的教諭和從事翻譯的通事;有通曉天文和海洋氣候的陰陽官生;有精通醫術和營養保健的醫官醫士;有充當禮儀隊和負責防御的旗校、勇士、力士等武官和軍士;有負責航行、船舶維修的火長、帶管、舵工、水手、班碇手、鐵錨、木艌、搭材等。從中可以看出,鄭和的遠航船隊是一個流動的復雜的特殊組織。

      當然,遠航并非一帆風順。當時東南亞局勢不穩,弱肉強食,有些國家與明朝為敵;各種反明的海盜勢力橫行海上,所以遠航必須要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除了自衛以外,還可用以殲滅海寇,制止內亂。在七次遠航中,鄭和船隊一共動用了三次武力。首下西洋時,蘇門答臘島東南部的舊港(也叫三佛齊國)的海盜頭目、廣東人陳祖義企圖劫掠寶船,鄭和得到密報后用計鏟除了海盜勢力,生擒了陳祖義,帶回國處死。第三次返航時,錫蘭國王亞烈苦奈兒陰謀用重兵劫奪寶船,鄭和發覺后,帶兵攻打空虛的王城,以少勝多,生擒了國王,保護了船隊。第四次下西洋時,鄭和幫助蘇門答臘的合法國王平定了與其爭奪王位的叛亂者,結束了蘇門答臘的多年內戰。鄭和以其杰出的軍事才能化險為夷,不辱使命,秋毫無犯,深得西洋各國的歡迎,確保了遠航的順利進行,把大明王朝的聲威最大限度地傳播于海外。

      盡管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十分明顯,但政治目的主要通過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來實現。由于西洋諸國遠離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普遍低于中國,且大多與中國的經濟文化聯系并不密切,有的甚至毫無聯系,加之海上交通不暢,他們無力與中國交往。明朝要維持萬國來朝的局面,必須承擔巨大的外交成本。除了厚往薄來、不計成本的貢賜貿易之外,鄭和船隊攜帶大量的中國貨物在遠航途中進行著廣泛的貿易活動。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金銀器皿、銅錢、雨傘、燒珠、樟腦、麝香、水銀等深受西洋各國的喜愛。西洋的香料、藥材、寶石、琥珀及長頸鹿等珍稀動物、海棠等稀奇植物也被引入中國。在尊重各國固有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的基礎上,鄭和船隊將中國的歷法、禮儀、度量衡、建筑、生產技術等傳到西洋。西洋各國的繪畫、雕刻藝術等也傳入中國。中外相互交流擴大了人們的世界視野,極大地豐富了各自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影響是深遠的。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天天久久狠狠色综合|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二|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 99热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91成人亚洲综合欧美日韩 |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久久久亚洲裙底偷窥综合| 狠狠激情五月综合婷婷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亚洲|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亚洲欧美国产日产综合不卡|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