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商者鼻祖” 是現代人皆供奉的“財神”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著名的經濟學家。他是早期道家學者,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稱為“商圣”,"南陽五圣"之一。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曾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p>
公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槜李之戰,導致吳王闔閭陣亡,從此兩國結怨,連年戰亂不休。公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范蠡遂于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越國,“人待期時,忍其辱,乘其敗……”“持滿而不溢,則于天同道,上天會佑之;地能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則獲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彼蚬篡`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北话轂樯洗蠓蚝?,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后勿悲,臣與共勉!”
三年后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略,也是九術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于在苧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備的巾幗奇女——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里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踐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
范蠡在幫助越王勾踐成功之后,立刻離開了越國。他從齊國寫信給文種說:“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大意是說:飛鳥射殺完了,好的弓箭就會被收起來。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獵狗就會被煮掉。越王為人陰險,工于心計??梢耘c他共患難卻不能同享樂。你為什么還不快離開呢?文種在收到信后便稱病不上朝,但最終仍未逃脫賜死的命運。而范蠡卻早早料到這一點,不得不說,是他的過人之處!而鳥盡弓藏自此以后便成為了一個成語,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后代諸多名臣都以此為警戒。
范蠡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耕作,兼營副業,很快積累了數千萬家產。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乃我國道德經商——儒商之鼻祖。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笔窌杏姓Z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于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