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名將姚平仲 岳飛被冤死而他卻得道成仙了
岳飛和另一位抗金名將,岳飛被冤死,而另一位卻得道成仙了,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在《說岳全傳》中身為“大鵬金翅鳥”下凡的南宋名將岳飛,在歷史上地位也頗為崇高。明朝萬歷時,岳飛被尊為“三界靖魔大帝”,成為令人膜拜的一方神祇。但這都是岳飛被冤殺之后的事情了,寄托的是后代帝王的信仰和敬意。另一個人同樣也是抗金將領(lǐng),卻因為一次逃跑,出人意料地成為一個得道的“活神仙”。這個人叫做姚平仲。
姚平仲是陜西三原人,因為不會討好當紅太監(jiān)(放現(xiàn)在恐怕應(yīng)該叫做“閹紅”)童貫而屢遭排擠。然而這人打仗實在太牛,打得西夏軍團落花流水,并且還得到關(guān)中豪杰的交口稱贊和推崇,人稱“小太尉”。
不過英雄也有時運不濟的時候,金人進攻北宋京城的時候,宋欽宗把他找來幫忙,姚平仲意圖采用“擒賊先擒王”的戰(zhàn)術(shù),要求直接率領(lǐng)敢死隊沖進敵營去捉拿敵人首領(lǐng)。相當不湊巧的是,當姚平仲打破兩座營寨的時候,敵人已經(jīng)撤走不見了。姚平仲這下傻眼了,本來指望一舉成功,沒有立功可能還要被責(zé)罰。于是開始兩腿一夾,騎著一頭青色的騾子(注意,是騾子,不是馬!)這騾子也是只神獸,居然載著他一路狂奔,一個晝夜跑了整整有七百五十里,到達了鄧州(現(xiàn)河南省鄧州市)去吃飯。然后又進了武關(guān),直入長安,一邊想著在華山隱居,一邊又害怕這里離京城太近,會被查到。于是又決定在青城山上清宮隱居。只住了一天,又卷起了鋪蓋,到大面山二百多里地外一山洞待著,連青騾子都放跑了。這個足夠偏僻的地兒果然使他逃避了朝廷的大量追查,成為一個世外高人。
姚平仲隱居后再次出場時,已經(jīng)是個八十多歲的飄逸的老神仙了,連胡子都修煉成了紫紅色。這個身長好幾尺的老爺子,走起路來像吃了蓋中蓋一樣,山崖、荊棘、山溝,什么路子都不費勁,速度開得跟寶馬一樣,還到處給人家寫草書,他草書寫得很好,大概也是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的級別。不過老頭兒精得很,人家問他修道的經(jīng)過,他可是從來不說的!
但也有道家的一些書籍稍微透露了點底,說姚平仲之所以能得道,是得到八仙中鐘離權(quán)(漢鐘離,據(jù)傳是東漢、魏晉人士)的傳授。這種說法,在《水滸后傳》中也有所提及,宋朝人遇上漢朝人,很有些穿越的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