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朱元璋為什么將國號定為“明”?
根據明史記載,朱元璋為了能吃一口飽飯加入了反元的起義軍。當時的元朝腐敗,搞的民不聊生,所以,各地相繼爆發了起義,其中紅巾軍就是其中勢力最大的一支,他們由明教發展而成,宣揚明王出世,讓所有的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朱元璋就是加入了這支紅巾起義軍。
金庸在他的《倚天屠龍記》中也有提到過這段歷史,說朱元璋是明教弟子,后來用計逼退了張無忌,做了皇帝,繼續使用明字作為國號。小說本身就有演義的成分,但是大體上是對的,朱元璋確實是依靠明教起家,國號定位明的話也是天經地義的。還有一個細節是,在朱元璋建國之前,他的官位是吳王,按理說建國后的國號應該叫“吳”才對,可他偏偏定了“明”,更加印證了他與明朝的關系。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雖然朱元璋加入了起義軍,但是的確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他本人加入了明教,而他的部下肯定與明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那么,爵位為吳王的朱元璋,為什么沒有把國號定為“吳”呢?因為之前他最大的對手張士誠自稱吳王,“吳”字肯定會被他最快否決。而且,既然明教是用明王出世的口號鼓動老百姓造反,那么,朱元璋來個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明字占住,自己來當百姓口中的彌勒化身——“明王”。那么這個鼓動反抗的口號,便再也沒有了用武之地,朱元璋的地位反而因此神化。
其實,朱元璋把國號定為明,還有一個其他原因——承元的正統性。朱元璋分三部做了這件事:第一步,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即位詔書中宣布了元朝作為宋朝繼承者的正統地位;第二步,修《元史》進一步確立了元朝的正統地位;第三步,元世祖入祀歷代帝王廟,標志著漢唐宋元的正統王朝譜系正式形成。
元的國號出自《易經》,而《易經》有大明之文,朱元璋取大明為國號,意在承元,而非紅巾軍宣揚的繼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