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與女奴戀愛為何還覺得給自己長臉
令漢武帝驚喜的是,衛子夫竟然懷孕了。本來陳皇后多年不孕,漢武帝也以為問題可能出在自己身上,衛子夫的懷孕給漢武帝大大長了臉。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以謀反的名義逼死親生兒子,證明了權力、威望這些“國之利器”在專制時代,即使父子之親也不能分享。
戾太子劉據,帝王與女奴的愛情結晶(戾太子之死·連載之一)
漢武帝劉徹直到29歲那年,才得到第一個兒子,這就是太子劉據。劉據是衛子夫所生,七歲時就被立為皇太子。為什么叫戾太子呢?劉據因為被逼采取武力對抗朝廷,最終自殺身亡,是個悲劇人物,謚號為“戾”,大概意思是性格古怪。
劉據活著的時候,人們稱他為衛太子。漢初一段時間,貴族中間流行子從母姓的習俗。比如,漢武帝的哥哥劉榮曾經被立為太子,因為是栗姬所生,因此被稱為栗太子。后來的漢獻帝因為由董太后親自撫養,被稱為董侯。
劉據是漢武帝和衛子夫的愛情結晶,被稱為衛太子。
漢武帝和衛子夫之間曾經有一段驚天動地的愛情。
漢武帝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是一個情感豐富的風流人物。他一生中寵幸的女人不計其數,衛子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
漢武帝七歲被立為太子,十歲多一點就結了婚。太子妃是姑姑館陶公主劉嫖的女兒陳阿嬌。成語“金屋藏嬌”據說是漢武帝小時候與阿嬌一起玩耍時說的話。有一天,公主抱著劉徹問:“長大了要娶什么樣的媳婦啊?”一邊問,一邊指著旁邊的宮女給劉徹看,問他到底喜歡哪一個。劉徹連連搖頭。
當館陶公主的手最后指向阿嬌的時候,劉徹立即眉開眼笑,大聲說:“將來要是阿嬌做我的媳婦,我要蓋個金房子給他住。”
因為有金屋藏嬌的故事,館陶公主反復懇求弟弟景帝,讓劉徹和阿嬌成婚。太子劉榮被廢后,排行第九的劉徹能夠被被立為太子,主要是靠了館陶公主在竇太后面前做工作得來的。
劉徹十六歲登基為皇帝后,陳阿嬌順理成章成為皇后。阿嬌家庭背景比較硬,當時劉徹年齡還比較小,對她這個表姐還比較依戀。漢武帝即位后的頭幾年,阿嬌把他管得嚴嚴實實,不讓他有接觸其他宮女的機會。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不知道為什么,皇后就是一直不懷孕。館陶公主當然不會承認自己的女兒不生育,她的理由是:皇后不生育,后宮里的嬪妃也沒有見哪個有動靜,那么問題肯定出在皇帝自己身上。
這一下搞得劉徹很窩火,皇帝奉天承運,無所不能,要是連個孩子都生不出來,豈不讓天下人笑話。更讓人生氣的是,明明是皇后不讓碰其他嬪妃,卻說成是皇帝無能。更荒唐的是,由于漢武帝年幼尚未親政,掌握實權的太皇太后竇太后給劉徹選的儲君竟然是劉徹的叔父淮南王劉安,劉安是個胡子一大把的老頭子,當時的劉徹才18歲。竇太后明擺著準備廢帝重立新君。
對于漢武帝來講能不能生小孩兒成了生死存亡的問題。陳阿嬌當然不希望丈夫被廢掉。道理很簡單,皇帝的位置沒了,自己的皇后名份也就泡湯了。但是從女人的本性出發,陳阿嬌又希望更加嚴密的控制丈夫,以便把所有的生育機會留給自己。而此時的漢武帝年事漸長,一肚子的花花腸子也開始蠢蠢欲動,他一門心事計劃從皇宮外面去找機會。
劉徹的姐姐平陽公主大概是覺得弟弟被皇后管得太委屈了,也可能是希望皇帝弟弟多多關照自己,就在丈夫的封地里挑選了一批美女,天天在家里訓練,希望有機會送給弟弟。
有一回,漢武帝在灞上參加完除災求福的禮儀后,順便來看看平陽公主。平陽公主就讓自己精心訓練的美女出來伺候皇上。沒想到漢武帝對這些美女根本沒有興趣。平陽公主看到皇帝弟弟無動于衷,覺得有些冷場,只好把自己的家婢歌女派出來試試。漢武帝還是提不起神來,起身說要上洗手間。這個時候,一個叫衛子夫的家婢跟著去更衣。就在衛子夫幫漢武帝解衣帶的時候,漢武帝被衛子夫的一頭秀發迷住。
平陽公主見皇帝弟弟喜歡,就把衛子夫送給弟弟。這樣衛子夫就進了宮。
但是衛子夫進宮后一年多,竟然再也沒有能夠得到漢武帝的召見,更不用說寵幸了。這里面原因很多。一種可能是漢武帝最初見到衛子夫確實心動,但一旦置身于后宮佳麗之中,就把衛子夫給忘了。更有可能的是,陳皇后對漢武帝控制得比較緊,而漢武帝本身也要受到宮中規矩的制約,不可能隨隨便便見到衛子夫。
衛子夫在宮里等了一年多,連皇帝的面都沒有見到,在遣散宮女時就申請出宮。遣散宮女是皇宮里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進行的例行公事,一來可以顯示皇上的仁慈,二來也可以騰出地方接納新的美女。
本來遣散宮女這樣的小事不用皇帝親自處理,一般由皇后帶著一班太監張羅就行了。
但是這一次漢武帝親自出馬了,大概是怕皇后陳阿嬌假公濟私,乘機把宮中的美女趕走,所以自己出來把把關。
這樣衛子夫就有了第二次見到漢武帝的機會。當漢武帝看到淚眼迷離的衛子夫即將出宮時,突然回想起這個曾經在姐姐家伺候自己的秀發美女,不由得心生愧意,決定把她留下來。為了避免皇后警覺,劉徹把衛子夫安置在上林苑居住,時常去看望。
令漢武帝驚喜的是,衛子夫竟然懷孕了。本來陳皇后多年不孕,漢武帝也以為問題可能出在自己身上,衛子夫的懷孕給漢武帝大大長了臉。
青年漢武帝大概還沒有什么城府,以致于興奮過頭,逢人就說自己終于使女人懷孕了。
這一來陳皇后和母親館陶公主很不開心,覺得漢武帝跟一個女奴這么親熱,真是丟人現眼到了極點。女人的招數大概是一哭二鬧三上吊,這些招數用完了,漢武帝對阿嬌的情份也就慢慢轉淡了。
而衛子夫卻在不停地為漢武帝生孩子,先是生了三個女兒:衛長公主、陽石公主、諸邑公主。陳阿嬌母女大概把漢武帝喜歡衛子夫歸結為能夠生育,所以不惜一切代價求醫問藥。但是前后花了9000萬錢在醫生身上,也沒有解決問題。也許到了后來,漢武帝根本就不愿意光臨皇后的寢宮。
無計可施的阿嬌決定采用巫術,希望借助于神靈的力量挽回皇帝的心。巫師的胡作非為把皇宮弄得烏煙瘴氣,終于惹惱了漢武帝。
事情的結果是巫師被殺掉,皇后被廢掉。
陳皇后被廢掉的兩年后,衛子夫為劉徹生下了長子劉據。漢武帝高興之余,立衛子夫為皇后,劉據也7歲時被立為太子。
衛子夫的受寵使得衛氏家族的勢力盛極一時。就在陳阿嬌被廢去皇后的那年,漢武帝封衛子夫的弟弟、劉據的舅舅衛青為車騎將軍,和名將李廣等各率軍一萬出擊匈奴。各軍都無斬獲,只有初次出征的衛青斬敵七百多人,直搗匈奴老巢龍城,大大滅了匈奴人的銳氣,被封為關內侯。
此后的日子里,衛青前后出擊匈奴八次,所部斬敵五萬余人;獲牛馬等各類牲口百萬余頭,為大漢開拓疆域作出了突出貢獻,被封為長平侯,大將軍、大司馬,前后受封一萬一千八百戶,三個兒子也分別被封為宜春侯、陰安侯、發干侯,分別各領有一千三百戶封邑。
除了舅舅衛青是太子的大靠山外,太子的姨兄霍去病也是個厲害角色,是和衛青齊名的西漢名將。如果中華民族要排十大軍事家,霍去病和衛青一樣有資格占據一席之地。
衛子夫的兩個姐姐,在衛子夫得寵以后,漢武帝都以賜婚的方式提高她們的社會地位。大姐衛君孺賜婚太仆公孫賀。二姐衛少兒賜婚給開國功臣陳平的曾孫陳掌。霍去病是衛少兒與平陽府家人霍仲孺的私生子,但在霍去病出生后兩人就分了手,這才有衛少兒后來的婚姻。
英雄不論出生,霍去病雖然是個私生子,但是從十八歲開始就隨舅舅衛青出征匈奴。在一次戰斗中,霍去病帶領800騎兵遠離漢軍主力,長途奔襲匈奴,殲敵2000多人,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此后,霍去病先后四次出擊領兵出擊匈奴,殲滅匈奴11萬多人,降伏匈奴4萬多人,現在河西走廊一帶都是霍去病開拓的疆土。霍去病是一位軍事奇才,打仗有自己的一套。漢武帝曾經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說:“當將軍要隨機應變,沒有必要死搬兵法”。漢武帝覺得他說得有理。漢武帝曾經因戰功四次加封,最后食邑一萬五千一百戶,超過了他的舅舅。
衛青、霍去病兩位軍事家的出現,解除了匈奴對于漢朝長達百年之久的軍事威脅,使大漢王朝聲威遠振,使漢武帝能夠底氣十足說出“犯大漢者,雖遠必征”之類的豪言壯語。
正因為衛氏一門建立的顯赫功業,太子的地位在外人看來是很穩固的。衛青、霍去病掌管全國的軍權,太子的姨父公孫賀擔任丞相,圍繞他們的是一批朝廷功勛大臣,這些人組成的衛氏集團構成了太子的后臺。